储能企业如何在全球化竞逐中持续领跑?
日期:2025-08-11 作者: 浏览:18次

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的背景下,储能产业已成为国际能源竞争的核心赛道,成为推动可再生能源消纳和电网稳定的关键一环。未来,随着欧美市场长时储能需求的增长,中东、东南亚等新兴市场新能源装机的爆发,以及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微电网等新场景的拓展,储能产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贸易壁垒、地缘政治等挑战也考验着中国企业的全球化韧性。

中国储能的全球化之路,不仅是商业版图的扩张,更是绿色能源技术的全球输出。只有持续创新、深化本地化运营、构建长期竞争力,中国企业才能在全球储能市场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助力全球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塑造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未来。

面对国际竞争日趋复杂的形势,业内专家表示,要巩固我国新型储能产业链优势地位,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促进产业链完善和产业生态构建,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快新型储能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利用多、双边合作机制,加强国际交流和对话,把握国际政策动态,紧跟新型储能技术与产业国际发展前沿。支持我国新型储能企业开展全球布局,研究加强中外新型储能标准衔接和技术产业合作,助力中国企业更好地“走出去”。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高级研究经理宁娜建议,中国新型储能企业开展全球布局,应主要在以下方面发力。

一是加强合规管理与政策研究。储能作为新兴产业,市场规则、产品认证、并网规则、税法等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差异显著,企业应密切跟踪海外政策和相关规则,建立系统化的合规风控体系,防范政策和法律风险。

二是推进本地化能力建设。加强与海外项目开发商、电力公司、EPC总包方、渠道商等的战略合作,在重点市场建立本地团队或合作网络,提升项目开发、工程实施、售后与运维服务等本地化响应能力。

三是打造品牌与服务体系。海外市场越来越重视储能产品之外的技术支持、售后服务、交付能力与客户关系。企业应从设备供应商转向全生命周期服务提供商,加强品牌建设、标准化交付、运维和售后网络建设,提升市场信任度与客户黏性。

四是加强技术创新与多元化。建议企业聚焦提升核心部件可靠性和系统级协同能力。同时,还应重视新技术的前瞻布局,如人工智能辅助调度、虚拟电厂接入、碳资产计量等应用,推动从单一产品输出向整体解决方案转型,构建可持续的技术能力。

五是拓展多元化场景应用。不同区域市场呈现出显著的场景差异,建议企业深入研究目标市场电力结构、用能模式与政策环境,为多种场景匹配解决方案,并通过强化场景理解和差异化策略布局,提升项目落地效率与经济性。(来源:国际商报

安徽省进出口商会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安徽省进出口商会)”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日内与商会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如未与安徽省进出口商会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联系方式:

电话0551-62622500/0551-62622158 

邮箱shhybⓐaccie.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