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发布工业(储能)电池碳足迹核算规则草案
日期:2025-05-14 作者: 浏览:23次

2025年5月13日,艾科森环境技术消息,欧盟JRC(联合研究中心)刚刚发布了《电池与废电池法规(Regulation (EU) 2023/1542)》(俗称“欧盟新电池法”)中关于不带存储的工业电池”(industrial batteries without storage)碳足迹核算规则的草案,该草案基于2024年6月分发的JRC草案,作为第二次利益相关者咨询的基础,讨论工业电池方法草案和《电动汽车电池碳足迹方法委托法案》附件草案,艾科森环境技术第一时间就其中的重点内容、关于电力使用的核算要求,以及这些规则对中国电池企业的潜在重大影响进行了总结。

主要区别在于系统边界和功能单元的定义,具体表现在(一)定制电池与现成电池之间的区分,而电动汽车电池中并不存在这种区分;(二)功能单元与性能参数的关联,这些参数需根据欧盟法规(EU)2023/1542第10条申报,特别是提供重复能量供应(REP)的电池的循环寿命,以及按需电池(OND)的年寿命。由于CFB-IND范围更广,涵盖了铅酸、镍镉和钠硫等重要工业电池化学类型,因此引入了若干新的默认回收模型。

计算规则的变化:

对于计算规则,还区分了按需(OND)电池和重复能量供应(REP)电池,这一点也在法规文本(附录II)中有所体现,其中为备用电池定义了不同的功能单元。相应地,CFB及其基础功能单元即CFB的比较单位,在REP和OND电池之间有所不同。功能单元是CFB规则中最受争议的方面之一,已与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广泛讨论,提出了并评估了多种不同的选项。基于保修的方法,如动力电池碳足迹草案中定义的电动汽车电池碳足迹方法论所采用的方法,被发现不适用于工业电池,特别是在定制化电池的情况下。因此,本草案中工业电池的功能单元基于欧盟新电池法2023/1542第10条规定的生命周期参数,特别是REP电池的预期循环寿命和OND电池的预期年寿命。然而,由于目前尚无定义第10条参数如何确定的标准,因此提供了自己的定义和要求,以缩小使用寿命声明的潜在差异。这些定义和要求尽可能与当前的标准化活动及即将出台的耐久性实施法规保持一致。预期使用寿命声明的关键参数必须在碳足迹支持研究中公开披露,旨在提高透明度并遏制不切实际的声明。

系统边界和cut-off规则:

虽然系统边界在法规文本中被定义得较为宏观,因此电动汽车(EV)电池和工业(IND)电池的边界是相同的,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工业电池布局的异质性,其定义需要更多的细节。工业电池不一定装在一个单独的外壳内,可能还需要考虑额外或外部组件或替换部件。再次,定制电池和商业化电池之间存在区别,前者依赖于明确的客户需求和满足该需求的规格,包括所有相关组件。在这里,通过向认证机构披露底层规格,并在碳足迹支持研究的公开版本中提供关键参数,确保了可验证性。关于生命周期阶段和截止规则,与电动汽车电池碳足迹(CFB-EV)的规则相比,差异不大,因为其基本理念相同。由于CFB-IND的范围更广,以及额外的电池化学类型如铅酸(PbA)、镍镉(NiCd)或钠硫(Na-S)高温电池,仅考虑了一些额外的材料和组件。

以下过程可从建模中排出:

(a) 资本货物的制造,包括设备;(b) 包装材料的生产;(c) 交付给客户/最终用户(如安装电池的建筑)的、不属于电池安全可靠运行所必需的、但位于电池外部的任何组件;(d) 与电池生产过程不直接相关的制造工厂辅助输入,包括相关办公室的加热和照明、二级服务、销售流程、行政和研究部门;(e) 与组件或活性材料更换无关的定期维护活动,例如修订、清洁或补充辅助物质,如冷却/ HVAC液体或灭火剂。

电力建模:

建议电力模型最终应符合最终版针对动力电池碳足迹的二级授权法案中规定的计算动力电池碳足迹的方法要求(在本草案发布之日仍在定稿中)。需明确 电力来源的时空代表性(如生产地电力结构),调整数据集以反映实际能耗。

验证:

关于验证过程和要求,与定义电动汽车电池碳足迹核算方法的草案相比,没有增加任何额外或不同的要求。然而,在碳足迹支持研究的内容及其相应的公开版本方面存在重要差异,制造商都必须提供这些内容。这是由于功能单元的不同以及需要将用于寿命声明的关键参数(如循环寿命、可用能量、参考测试)公开透明地提供给公众。验证流程要求 生产现场访问,涵盖电极、电芯生产及关键原材料供应商,确保碳足迹数据和信息一致、可靠且可追溯。

对中国储能电池出口企业的重大影响

1. 形成贸易壁垒

欧盟碳足迹规则本质上是技术性绿色贸易壁垒。

如果中国储能电池企业不能提供合规的碳足迹报告,将面临被欧盟市场排除在外的风险。

2. 高碳制造劣势暴露

中国部分储能电池企业目前仍依赖煤电或高碳能源,碳足迹较高。

与使用可再生能源或核电的欧洲本地制造商相比,处于竞争劣势。

3. 合规成本增加

建立碳足迹数据追踪体系(包括从材料端到制造端的LCA建模)需要:

  • 设备投入
  • 专业人力
  • 第三方认证审核

导致初期成本增加,但属于合规发展的“门票”。

4. 对供应链的倒逼效应

储能电池中使用的材料(如锂、镍、钴、石墨等)需提供从矿山到工厂的碳足迹数据。

来源:艾科森环境技术

安徽省进出口商会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安徽省进出口商会)”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日内与商会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如未与安徽省进出口商会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联系方式:

电话0551-62622500/0551-62622158 

邮箱shhybⓐaccie.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