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周召开的2016年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我省将发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旅游+”融合发展,推动“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进一步做大产业规模、做优产业结构、做强旅游品牌、做精旅游服务。
旅游1+6改革顺利“收官”
全域旅游是指各行业积极融入其中,各部门齐抓共管,全城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要素,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从而全面地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全域旅游”所追求的,不再停留在旅游人次的增长上,而是旅游质量的提升,追求的是旅游对人们生活品质提升的意义,追求的是旅游在人们新财富革命中的价值。
相应地,全域旅游目的地就是一个旅游相关要素配置完备、能够全面满足游客体验需求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开放式旅游目的地,是一个能够全面动员(资源)、立足全面创新(产品)、可以全面满足(需求)的旅游目的地。近年来,我省为促进“景点旅游”转向“全域旅游”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
2015年,我省旅游1+6改革试点顺利完成,试点经验在全国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交流。
通过改革试点,黄山、池州、六安、宣城四市改旅游局为旅游委员会,进入政府组织部门。黄山风景区成功推进景区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离”改革。据了解,九华山风景区的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凤阳县、石台县、歙县、泾县等地的县域旅游综合改革、金寨县成立旅游综合执法分局探索旅游综合执法改革等,在激发本地区旅游发展活力的同时,也为全省旅游业改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在推进省级旅游发展资金支持方式改革方面,我省实行由专项转移支付改列一般性转移支付,主要用于旅游整体形象宣传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此外,我省着力创新旅游宣传营销,整合资源推进“1+N”模式,积极推进旅游与交通、环保、农业、林业、水利、住房城乡建设、教育、文化、体育、妇联、气象等部门合作和产业融合发展改革,在破解旅游交通“最后一公里”建设难题以及推进乡村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研学旅游等发展方面取得了一批新成果。
供给侧改革推动全域旅游试点示范
今年的全省旅游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发力供给侧改革,强化产品创新开发。加大旅游投资力度方面,策划和推出旅游综合体、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智慧旅游、乡村旅游等重点领域“转型升级项目工程包”,预期全年完成旅游项目投资2400亿元,同比增长18%以上。大力开发休闲度假产品,争取芜湖方特主题公园、万佛湖获批国家5A级景区,并创建国家4A级景区20家、国家旅游度假区和生态旅游示范区各1家,创建省级旅游小镇、旅游综合体项目各8个,自驾车、房车营地3个。积极推进“旅游+”,创建省级旅游休闲特色街区10个、研学旅行示范基地6个、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6个、工业旅游基地5个、体育旅游示范基地4个。
转变发展思路,推动全域旅游试点示范。今年,我省将出台《关于将皖南示范区核心区打造成全域旅游发展先行区的实施意见》和《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指南》,推动11个市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启动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扎实推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协力推动大黄山国家公园创建,制定古徽州中国徽文化国际旅游目的地创建方案。推进全省旅游板块联动发展,指导制定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试点方案,提出年度工作安排;统筹提出大别山旅游扶贫片区、皖北历史文化旅游区建设行动计划,制定任务清单和工作推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