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专利局近日发布的2023年专利指数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在欧洲专利局提交的专利申请数量为2.0735万件,同比增长8.8%,再次创下历史新高。
报告显示,2023年,欧洲专利局共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利申请19.9275万件,较2022年增长2.9%。美国以4.8155万件专利申请位居榜首,其后依次是德国(2.4966万件)、日本(2.152万件)、中国、韩国(1.2575万件)。2023年,中国与韩国成为拉动欧洲专利局专利申请增长的主要力量,其中韩国同比增长21%。
欧洲专利局局长安东尼奥·坎普诺斯表示,去年,中小企业的申请比例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欧洲新的单一专利制度显著改善了当地的创新环境,为企业家提供了更简单、更经济的选择,以保护他们的技术,鼓励这些创新内容进入庞大的欧盟市场。
从具体申请领域来看,欧洲专利局去年收到专利申请最多的领域依次是数字通信、医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其中,数字通信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最高,达1.7749万件,较2022年增长8.6%。计算机技术、医疗技术和测量领域专利申请量分别同比增长1.2%、1.3%和3.5%。电机、仪器和能源领域专利申请数量增长最快,达1.5304万件,同比增长12.2%。生物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量也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与2022年相比增长5.9%。
在数字通信领域,中国是专利申请最多的国家,占总申请量的28.3%;在电机、仪器和能源领域,中国专利申请量排名靠前。报告指出,数字通信,计算机,电机、仪器和能源领域是中国申请最为集中的三大领域,在2023年提交的专利申请中,该三大领域提交的专利申请数量占中国提交专利申请总量的48%。
从申请人排名来看,华为以超过5000件的专利申请再次位居专利申请人首位,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12.6%。在排名前50的申请人中,有多家中国企业上榜,其中,中兴通讯与宁德时代分别以947件和832件专利申请位列第16位与第18位。
欧洲专利局首席商业分析师艾丹·肯德里克表示,根据欧洲专利局和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达成的共识,于2020年12月首次启动的关于专利合作条约国际检索单位试点项目将再延期3年。该项目使中国居民拥有继续从欧洲专利局获得国际检索和书面意见的机会,从而支持他们在欧洲专利保护的战略目标。同时,该项目还促进了欧洲和中国的创新以及经济增长,加强了欧洲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单晓光表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国际技术市场上的竞争和摩擦将会更为激烈。中国企业不仅要加大力度积累创新动能,更要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尤其是国际知识产权规则,为出海做足准备。
中盈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欣向记者表示,中国企业在提升专利申请数量的同时,需要加强对专利质量的重视,尤其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方面,要加大投入力度,提升创新水平,从而增强企业在欧洲市场上的竞争力。随着新能源汽车、电池动力等行业的飞速发展,企业还需要重视产业链方向上的知识产权建设,与当地企业加强国际合作,在保护自身创新成果的同时,争取更多的商业利益回报。
北京时代华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徐新明向记者表示,从事涉外业务的企业需注意提前进行相关知识产权战略部署。企业要向产品输出目的国或地区提前申请专利和商标,并尽可能地将拟生产、出口的产品所涉及发明创造申请为专利,至少要将企业的核心技术申请为专利。如有可能,应进一步将核心专利转化为技术标准。此外,还要对目标国或地区处于有效期的相关专利进行检索,如发现有可能侵犯他人专利权,可以通过交叉许可化解侵权风险,从而将企业在海外发展创新落到实处。(来源:中国贸易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