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司法部对全国法律援助和公共法律服务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进行评选表彰。中国贸促会所属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贸仲”)获评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贸仲仲裁员杜焕芳、贸仲监督协调处处长魏子平获评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个人。贸仲获此殊荣,标志着其高质量仲裁法律服务、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工作获得国家层面肯定,仲裁公信力、涉外服务优势再次得以彰显。
与时俱进 做优服务
仲裁是国际通行的纠纷解决方式,也是我国多元化解纠纷机制的重要一元。贸仲长期致力于促进国际商事仲裁发展,聚力探索创新,铸就了中国仲裁的国际公信力,积极打造面向全球的国际仲裁服务高地。
为适应新形势下仲裁工作发展要求,满足国内外当事人争议解决需求,贸仲委历时两年开展《仲裁规则》修订工作。修订后的《仲裁规则》于今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规则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吸收国际仲裁最新成果,创新仲裁制度,不断增强仲裁的自治性、灵活性、公平性、高效性、便利性和透明度,切实满足当事人需要。新规则修订涉及30多项内容,主要包括完善仲裁庭自裁管辖制度,明确协商、调解前置程序不影响当事人提起仲裁申请,完善保全措施,增加首席仲裁员产生方式,明确《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证据指引》在仲裁程序中的适用等。
依法公平公正处理当事人争议,是贸仲业务发展的重要基础。记者从《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2023年度工作报告》看到,2023年贸仲仲裁案件量质齐升,新受理案件5237件,同比增长28.17%,争议金额人民币1510.23亿元,同比增长19.01%,连续6年破千亿元大关,个案平均争议金额2883.77万元,案件数量和标的额均创历史新高。
案件国际化程度持续提升是贸仲当前业务发展的重要趋势。过去一年,贸仲仲裁案件涉及88个国家和地区,当事人来自71个国家和地区。双方均为境外当事人的国际案件62件。2023年首次实现“一带一路”案件国别基本全覆盖。案件程序复杂多样。涉及多方当事人案件1072宗,占总受案量的20.5%;涉及多份合同案件906宗,占总受案量的17.3%;涉及追加当事人程序案件65件,合并仲裁案件64件。审理方式灵活高效。贸仲仲裁庭结合案情采用大陆法系、英美法系方式审理案件,结合具体案件情形,灵活采用不同审理方式,依法保证仲裁程序公平正当,及时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案件争议类型日益新颖多元,针对出现的新类型争议,贸仲进一步规范案件分类管理,其中建设工程、知识产权、金融等热点领域案件增幅明显。目前,新类型案件还呈现出新型金融争议复杂疑难、案件数量持续增长,能源类案件保持增长态势,知识产权类案件比重增加,ESG等新兴领域纠纷进入视野等诸多特点。
精进业务 织密服务
贸仲于1956年依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成立,是中国最早设立的仲裁机构,也是世界上主要常设国际商事仲裁机构。成立近70年来,贸仲审理了以国际商事争议为主的仲裁案件6万余件,当事人涉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案数量、涉案争议金额、当事人国别数均位居国际仲裁机构前列,仲裁裁决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广泛承认和执行,以独立公正高效的仲裁服务赢得国内外普遍认可。
随着近年来新科技革命、产业革命的浪潮扑面而来,仲裁机构间的区域化合作、全球化合作成为大势所趋。过去一年,贸仲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不断扩大仲裁服务新领域。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贸仲成功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仲裁机构高端论坛,并在与40余家国内外主要仲裁机构共同达成《“一带一路”仲裁机构北京联合宣言》的基础上,牵头40家合作方发布《“一带一路”仲裁机构法律查明合作机制》。
在强化队伍建设和监督管理方面,贸仲进一步扩大多元化纠纷领域专家队伍,不断提升调解员队伍、建设工程争议评审专家队伍的专业化和国际化水平;以数字技术推动仲裁服务升级,改进网上立案系统,去年全年网上立案1804件,同比增长34.63%,占总立案量超三分之一;完善信息化办案系统,新增全线上审批、全线上程序流转、总分会一体化管理等100多项功能;完成APP功能优化、线上办公系统升级等19个项目。
一年来,贸仲以“走进企业、走进行业、走进律所、走进校园”活动为抓手,赴全国多地重点企业、行业协会等调研座谈200余次,深入了解市场主体需求,提升企业运用仲裁防范风险能力。参与举办2023全球工商法治大会,并在广交会、进博会、服贸会、链博会等国家级展会上设立展位并提供全链条、一站式、国际化商事法律服务。
面向未来,贸仲将以打造国际一流仲裁机构为目标,深化仲裁制度改革,推动仲裁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发展,提供高标准、高水平、国际化的仲裁服务,保证仲裁独立公正高效,不断提高仲裁公信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为中外当事人提供更高水平的国际化争议解决服务,着力推进国际一流仲裁机构建设。(来源:中国贸易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