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采购贸易凭“新”掘金
日期:2025-07-17 作者: 浏览:22次

7月4日,全国首笔市场采购贸易项下南非兰特收款及结汇业务由浙江稠州商业银行办理完成。这不仅开创了义乌市场采购联网平台兰特结算的先河,亦标志着浙江省在对非金融服务创新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市场采购贸易是指在经认定的市场集聚区采购商品,由符合条件的经营者办理出口通关手续的贸易方式。这一外贸业态从创新中来,为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带来新动能,也为中国外贸发展充实更多有生力量。

事实上,此次市场采购贸易在结算上的突破正是从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痛点中走出来的。

今年5月,稠州银行在走访义乌市场时了解到,一家商户长期受困于南非严格的外汇管制、烦琐的兰特结算流程和漫长的资金回笼周期,而其主营业务都在非洲地区。

为帮助企业提升资金周转效率,稠州银行迅速对接了南非当地的合作银行,成功建立了高效清算通道,并主动联系义乌市场采购联网平台,创新并优化了市场采购贸易项下的兰特结算流程。从深入研究政策合规要点到高效完成账户行开立,再到精心铺设专属清算汇路,反复打磨操作流程细节,参与各方以专业、高效地协作为企业“多品种、多批次、小批量”交易创设了便利快捷的结算体验。

“首笔南非兰特业务的落地,是稠州银行服务浙江企业拓展非洲市场的新起点。”对此,稠州银行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稠州银行依托义乌全球小商品集散中心的地缘优势,持续深化跨境金融服务创新,为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贸易新业态蓬勃发展提供支撑。目前,该行已实现16个币种的直接清算,包括中东地区的阿联酋迪拉姆、东南亚地区的新加坡元、泰铢、印尼卢比等,在非洲,也实现了南非兰特、尼日利亚奈拉、赞比亚克瓦查等小币种的直接结算,有力覆盖主要新兴市场,为本地企业开拓共建“一带一路”市场、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提供了金融后盾。

截至目前,我国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达39个,分布在全国21个省份、38个城市。令人欣慰的是,以创新突破为出发点的市场采购,让更多不具备传统外贸业务能力的中小微企业参与到国际贸易中来,各地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出的新做法,也让市场采购获得源源不绝的发展动力。

6月初,在刚刚启用的常熟(位于越南胡志明市)会客厅内,夏季凉被、婴儿枕、毛巾等一批来自常熟莫城街道迈洋百货经营部的50余种家纺样品甫一亮相,就吸引了多位客商现场下单。这批货物正是经海关监管后以市场采购方式申报出口,通过“市采通”平台发至越南的。

“样品展示有利于快速促成订单,海外会客厅让我们小商户在家里就直接对接上了东南亚市场。”该经营部负责人景鸣欣喜地说道。

这种“样品展示—订单对接—批量出口”的闭环模式,是常熟海关助力“市采通”平台打造的创新举措。据介绍,在该模式下,商户只需将货物交付“市采通”平台,即可享受“一站式”出口服务:从监装理货、拼箱空运到海外商品集散仓库存储,全程由平台统筹协调,最终通过海外会客厅的展示功能吸引订单。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模式,让‘常熟制造’精准触达东南亚消费市场,同时吸引更多越南客户来华合作。”“市采通”总经理蒋伟说,常熟会客厅揭幕数日就成交了29万美元订单。

作为全国第三批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城市,常熟自2016年起便积极探索中小微企业的出口新路径。2019年,常熟服装城推出了市场采购贸易出口运营平台“市采通”,连接海关、商务、税务等部门,提供商户注册、商品备案、组货拼箱等全链条服务,有效解决中小微经营主体合规出口难题。截至今年5月,该平台累计出口额突破800亿元,服务8000余家中小微企业及商户,其经验在全国6个试点地区复制推广。

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走向海外,常熟海关通过监管创新助力“市采通”从贸易服务向贸易促进提档升级,首创“三环联控”智慧风险防控模式,基于海关风险管理理论,在常熟市场采购政府端联网信息平台上搭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模块”“智慧价格风控模块”“伪瞒报风险模块”3个风险防控模块,利用AI图像识别等技术手段完成监管;打造“转关+一体化”通关双通道,使市场采购货物可从全国115个口岸就近出口,从申报到放行最快仅需22分钟,大幅节约物流成本;针对东南亚方向,支持“市采通”拓展中老铁路、东南亚卡航等物流通道,并在越南设立海外商品集散仓库,实现货物“次日达”。

今年1至5月,常熟市场采购出口额达92.11亿元,其中超30%货品流向越南、新加坡等东盟国家。

从“外贸门槛高”到“主动拓市场”,成千上万家中小商户通过市场采购贸易走向全球,“小商品”撬动“大订单”的事例不胜枚举。在政策创新与数字基建共筑的“黄金通道”上,更多“小商品”正扬帆出海。(来源:国际商报

安徽省进出口商会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安徽省进出口商会)”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日内与商会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如未与安徽省进出口商会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联系方式:

电话0551-62622500/0551-62622158 

邮箱shhybⓐaccie.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