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厦门9月20日电 (王志豪)“目前,参与‘一带一路’的民营企业中已经涌现出一批有实力、有能力、有国际化事业和梦想的企业。”在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庄聪生看来,福耀玻璃、华为、吉利等代表了中国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的方向和希望。
正于厦门举行的2017厦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海内外优秀企业家与经济学家一同分析国内国际的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为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把脉问诊。
庄聪生认为,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多数仍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大部分是自发、零散、碎片化地参与“一带一路”;他们深一脚、浅一脚,很多是在孤家奋战、单打独斗,投资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对于风险的认识和把控能力比较弱,跌跌撞撞,交了不少学费,也有很多惨痛教训。
对此,庄聪生也提醒道,民营企业“走出去”要想成功,要具备一定条件:一是要练好内功,二是要知己知彼,三是要有市场优势,四是要融入当地。
据官方统计,目前,中国民营企业对外投资占全部对外投资的2/3,海外并购占3/4,民营企业已经超过国有企业在“一带一路”的投资总量。
“2016年,中国引进外资是1260亿美元,但是对外投资已经达到1701亿美元。也就是说,在2016年,中国从一个纯粹的外资引进大国,转身成为一个对外投资的大国。”厦门市会议展览事务局副局长李流泉说,按照估计,到2022年,中国会超过美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对外投资国。
李流泉表示,希望闽商胸怀更广,国际能见度更高,除了布局中国,更应该走向世界。
近年来,越来越多中国民营企业把目光转向国际,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步伐明显加快,逐步成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力量。在个别地区,中国民营企业已成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主力军。
厦门恒兴集团董事长柯希平表示,“走出去”已经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一项选择,但也不是唯一选项,而是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和自身发展的能力。
福建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少雄强调,民营企业可以借助“一带一路”加快布局周边国家,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以及研发水平、文化影响越来越强,中国品牌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销售市场时机也已经成熟。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厦门分公司总经理郑忠平则认为,未来“一带一路”基建市场发展空间将更加广阔。中国与欧亚大陆和非洲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是建筑企业,相关的设备制造商和贸易商也都会从中获益。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企业在基础设施和国际产能合作领域“走出去”力度不断加大。官方统计数字显示,2015年以来,中国建筑企业的海外订单增速一直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2016年中国企业与“一带一路”覆盖的61个国家签订了8148项合作协议,新签合同价值同比增长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