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经济全球化的重塑
日期:2017-05-16 作者: 浏览:380次

  历史的航船驶入了21世纪,改革开放的中国,在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发展奇迹的同时,也在让自身的发展能够更多地惠及这个世界。

  今天,当我们从历史的维度上来观察丝绸之路的形成及其发展的过程与作用时,我们是否还能够从世界发展趋势的视野,让历史昭示未来,深入研究如何继承古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以及当代中国发展还能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样贡献的问题?!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伟大战略构想和倡议,就是当今中国对世界所作出的回答。这个战略构想以简称“一带一路”而闻名于世。它继承了古丝绸之路的优秀传统,赋予了时代的丰富内涵,是一个启动传统基因、传承历史缘分、打通合作经络、追求共赢目标的新一轮国际合作模式,也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的重要战略倡议。

  “一带一路”的提出,立足于我国与沿线国家都有共同发展的强烈意愿。我国陆上有14个邻国,海上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无论从地理方位、自然环境还是相互关系看,这些沿线国家与我国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加强相互合作、共同发展,彼此都有重大的利益诉求。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同沿线国家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投资和经贸联系更加紧密。开展“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有利于强化与沿线国家的利益纽带关系,为世界发展创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而且有利于我国的发展更多惠及周边国家,加快互动发展。

  它把脉于全球产业加强合作的发展趋势。当前“一带一路”沿线大部分国家也都在积极推进国家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产业结构加速调整,基础设施建设方兴未艾。而近年来,我国产业规模、科技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比较优势的产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产业合作具有巨大的空间。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与我国扩大合作也充满期盼,希望与我共乘发展快车。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对接,加强产业技术开发合作,共设产业集聚园区,既可以把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带出去,把优势产能转出去,把重要技术标准推出去,为国内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腾挪更大的空间,也可以促进沿线国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化进程,实现互利多赢。

  它着力于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西部地区是我国发展的短板,也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地区。由于大航海时代的兴起,使内陆地区的发展远远滞后于沿海地区,加强“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有利于加速我国与中亚、东南亚乃至欧洲一些陆上国家的交通、贸易和金融的互联互通,而且可以把广大的西部地区从开放的末梢变成开放的前沿,向西开放和发展,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注入更多新的活力和动力,使西部地区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极,形成与我国东部两翼齐飞的区域发展大格局。

  它着眼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空间格局。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刻变化,国际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国际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在这种情况下,适时提出并组织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是推动中国经济在更加紧密地与世界经济融合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激活中国与亚欧大陆的经济增长潜力的重大战略举措。它将重塑和再造全球的经济格局,促进全球经济体系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方向变革,特别是增强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格局中的权益与权重。

  从空间布局看,考虑到历史上丝绸之路的大致走向,以及相关国家和我国发展的客观需要,按照习近平主席提出的“通畅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中亚到印度洋和波斯湾的交通运输走廊”的重要倡议,丝绸之路经济带将主要包括三大走向:从我国西北、东北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从我国西北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从我国西南经中南半岛至印度洋。主要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能源资源区块、重点产业集聚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蒙俄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等6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骨架。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包括两大走向:从我国沿海港口过南海,经马六甲海峡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我国沿海港口过南海,经印尼向南太平洋延伸。主要依托重点港口城市,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共同建设一批海上战略支点,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支撑。

  从合作领域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找准与沿线国家的利益契合点,拓宽合作范围,丰富合作内容,创新合作模式,提升合作水平,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更加紧密的利益格局。“一带一路”建设,要重点推进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深化投资和经贸、产业、能源合作,扩大金融合作,积极推进人文、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提升海上合作水平,逐步形成区域合作的大格局。

  所形成的“一带一路”,将贯穿亚欧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是亚欧大陆广大腹地国家。所涉及的国家地区总人口数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由于占全球约63%的广大人口,却只占全球约29%的经济总量,无论怎么说,这种合作的未来潜力和发展空间是世界最大的。而“一带一路”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促进经济要素的有序自由流动、加强市场的深度融合、提高产业和资源的高效配置、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所以这种合作将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上波澜壮阔地进行。

  因此,我们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倡议中:

  一要坚守历史文化价值。古代丝绸之路所具有的丰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是今天开放和合作的基因。它昭示着欧亚之间文明交融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揭示了欧亚不同文明之间交流的历史轨迹和发展规律。应弘扬古代丝绸之路所凝聚而成的交流、融合、合作和共赢的价值理念,让21世纪欧亚各国之间的文明对话更加顺畅、更加便利。要继承弘扬丝绸之路的文化遗产,打造内涵更为丰富、寓意更为深远的文化价值高地,扩展我们志同道合的朋友圈。四大文明古国曾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与中国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这条丝绸之路就横贯东西,犹如一条经济文化大动脉,将各自的文明紧紧联系在一起。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古丝绸之路之所以能够血脉相连,一定有它续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我们要与沿线国家进一步弘扬各自的优秀文化,在学术、教育、医疗、文化、媒体等各个领域开展合作,让文化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心灵相通的友谊纽带。

  二要坚持开放包容。回顾海上丝绸之路以及中国的兴衰史,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闭关锁国,不能独善其身;开放包容,方能兼济天下。历史也从反面昭告我们:由于在郑和之后,历代中国统治者实行海禁政策,不仅使海上丝路失去千帆竞发的繁荣,也使中国失去了与世界同步发展的机会,陷入了落后挨打的百年屈辱中。开放包容,就是要以宽阔的胸襟接纳来自四面八方的合作,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一带一路”是全面开放的。

  三要实现互利共赢。我们正处在新技术革命的时代大潮中,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谁占据了技术制高点,谁就赢得发展主动权。我们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紧紧抓住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历史机遇,加强技术合作,共同解决技术发展的难题,推动研发、应用、人才的广泛对接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重要技术标准的制定,整合资源、协同攻关,用先进技术为“一带一路”创新发展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撑。这种合作是共同的:共同提高技术水平,共同创造竞争优势,共同收获合作成果。事实将证明“一带一路”是合作共赢、空间巨大的“蓝海”,而不是竞争残酷、市场拥挤的“红海”。“一带一路”的战略重点是:着眼于泛亚欧大陆和沿岸的互联互通与贸易投资便利化。古丝绸之路在那样不发达情况下都能实现洲际联通,那么,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更不应懈怠。而在泛欧亚大陆及其沿岸地区,至今还保流着比较落后的基础设施,还无法形成高效能量的交流规模,这将是“一带一路”发展的最大障碍。中国将与利益悠关国家一起解决上述国际性难题,实现泛欧亚大陆及其沿岸地区的互联互通和贸易投资便利化,通过深度的国际经济合作,实现利益共赢。

   四要构建命运共同体。像古丝绸之路那样,“一带一路”中国是东方的端点,但并不主导一切那样,在“一带一路”倡议中,中国是发起国和倡导国,起到的也是发起者和推动者的作用,不是唯一的推动国和完成国,该构想的实现,需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共同努力和合作,欧洲、中东地区、俄罗斯和中亚地区也将扮演重要的角色,这也是泛亚欧大陆深度发展与合作的必然要求。要弘扬丝路精神,加强互联互通,推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让“一带一路”血脉相连,建设成为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让我们沿着“一带一路”规划的路线继续阔步前进吧!

  (作者系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中国WTO研究会外顾委委员)(信息来源:国际商报)

安徽省进出口商会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安徽省进出口商会)”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日内与商会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如未与安徽省进出口商会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联系方式:

电话0551-62622500/0551-62622158 

邮箱shhybⓐaccie.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