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7日、10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先后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
从2013年9月8日为起点,国际商报开始报道“一带一路”建设的点点滴滴,见证其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并结出丰硕建设成果的历程。
2017年5月15日,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为迎接盛会开幕,5月14日,国际商报出版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专刊,用30余块版面来多层次、多角度、集束性地展现“一带一路”建设的成果。专刊分为三部分,总述篇以“共商 共建 共享”为主题,邀请多位专家撰文阐述“一带一路”建设的作用、价值和意义,盘点“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重大工程项目;国内篇以“丝路神州”为主题,各省区市以专版的形式介绍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活力;国际篇以“外交官话丝路”为主题,多位中国驻外大使、经商参赞畅谈中外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互利合作成果和发展机遇。
5月15日首届论坛开幕当天,国际商报以12块版面全面报道了论坛成果,例如《建设“一带一路”中国要干这些大事》《五项举措让“一带一路”贸易更畅通》《资金融通力挺“一带一路”建设》等。
5月16日,国际商报继续呈现更加深度的报道,国际商报记者专访了时任商务部部长钟山,发表《做大做好“一带一路”经贸合作蛋糕》。开辟“‘一带一路’共商 共建 共享”专栏,访谈以色列、马来西亚、匈牙利、毛里求斯等国的经贸部长,他们以国际商报为媒介畅谈“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合作共赢。
2024年国际商报推出以“追光75载,商务发展见证辉煌中国”为主题的国庆专刊。其中,以整版的形式从中亚、中非、东盟、中东欧四个角度梳理了“一带一路”建设成果。版面主旨文章《凝聚共建“一带一路”合力》这样写道:“跨越山海,互通有无,‘四海之内若一家’的贸易连通、共同富裕的美好画面正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勾勒出来。10多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合作平台,大家凝聚合力,引领国际合作走向互利共赢。”
以上所述的报道只是一个缩影,国际商报一直深度关注“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不仅在其发展历程的关键节点推出重磅报道,更在一篇篇日常报道中展现其为中国和全球带来的价值和机遇。
目前,中国与150多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搭建了有关政治、经济、安全、人文等领域的多边对话和合作机制。
“2024年,商务部持续深化‘一带一路’的经贸合作,推动了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建设,促进了各国的互利共赢。”在今年年初国新办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李詠箑介绍了2024年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在经贸合作领域方面取得的进展。
据介绍,2024年,中国与共建国家的货物贸易额达到了22.1万亿元。2024年前11个月,中国对共建国家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2146.6亿元,共建国家对华投资998.7亿元。中国与共建国家还新签了36份投资合作协议,主要涉及绿色、数字、蓝色经济等新兴领域,还与马来西亚、印尼等开展“两国双园”合作。2024年前11个月,中国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达8263.4亿元,在共建国家组织实施了各类援助项目700余个。
今年,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商务部将重点从四个方面着手——推进产供链国际合作、深化务实项目的合作、拓展新兴领域的合作、完善经贸合作机制,推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不断走深走实。国际商报也将持续关注报道,在贸易投资和产业合作、“小而美”民生项目落地见效、“丝路电商”国际合作等方面,展现共建“一带一路”的新亮点、新成果。(来源:国际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