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当选总统普拉博沃首次出访首站即选择中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广西分别同老挝副总理兼外长沙伦赛、东帝汶外长贲迪拓、越南外长裴青山举行会谈;泰国公主诗琳通、越南国会主席王庭惠、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到访中国……4月以来,东南亚国家掀起了一波高层访华热潮。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日前表示,近日,多位东南亚国家领导人和外长相继访华,显示了有关国家对发展对华关系的高度重视,中方愿同周边国家一道,携手构建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共生的亚洲家园。毛宁还介绍,中国与东盟已连续4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东南亚国家是中国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中老铁路、雅万高铁、中马“两国双园”等一大批合作项目促进了区域增长,惠及了地区人民。中国同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实现互免签证,“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将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活动,促进双方民众相知相亲。
朋友越走越近,邻居越走越亲。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共赢之路越走越坚实、越走越宽广,携手描绘的共建“一带一路”的“工笔画”愈发细腻。
收获合作丰硕成果
今年以来,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红利释放,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深入推进,经贸合作继续走深走实。
中国和东盟互为最大贸易伙伴地位进一步巩固。一季度,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1.6万亿元,同比增长6.4%,占中国外贸比重的15%。其中,对东盟出口9633.7亿元,增长7.7%;自东盟进口6325.0亿元,增长4.5%。按美元计价,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2246.0亿美元,增长2.8%。其中,出口1355.7亿美元,增长4.1%;进口890.3亿美元,增长1.0%。东盟成员中,位居中国前三大贸易伙伴依次为越南、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中国与东盟互为重要投资来源地和目的地。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2.5%,其中对东盟投资增速为36.7%,大幅高于整体增速。中国与东盟10个国家签署了双边投资协定,与柬埔寨、老挝、越南等国签署了产能合作文件,共同建设了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泰国中泰罗勇工业园和中马、中印尼“两国双园”等产业园区,双方产业链供应联结接更加紧密。此外,截至2023年7月,中国在东盟设立直接投资企业超过6500家,双向投资额累计超过3800亿美元。
“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助推跨境合作交流。作为共建“一带一路”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对接的重要项目,中老铁路交出了“客货两旺”的亮眼成绩单。来自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一季度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超574万人次,发送货物超487万吨,其中进出口货物超138万吨,同比增长33.6%。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一年来,共发送来自87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境旅客18万人次。
中国和东盟双方正在大力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3.0谈判。1月29日—2月2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第五轮谈判在浙江杭州举行,双方积极落实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共识,全面提速谈判进程,推动完成中小微企业章节谈判,并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互联互通、标准、货物贸易、投资、竞争和消费者保护、海关程序和贸易便利化、法律和机制事务等多个领域磋商取得积极进展。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于2022年11月启动,截至目前已举行五轮谈判,双方力争在2024年内完成谈判,以便打造更高水平的自贸区。
打造合作新增长极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各国深入推进贸易、投资、互联互通、区域合作,经贸合作提质升级,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是未来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前景可期。对于下一步全方位拓展与东盟互利合作,共同提升经贸合作水平,商务部研究院亚洲所所长、研究员袁波表示,一是创新“两国双园”发展模式,推动中国—东盟产供链合作平台的提质升级。依托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已经建成的中马、中印尼等“两国双园”合作平台,以及中老、中越、中缅等跨境经济合作平台,探索双园多区、多国多园、协同联动的灵活合作模式,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共同打造中国与东盟跨境产供链合作的示范项目。依托链主型龙头企业,立足市场化合作原则,推动更多地方具备条件的“两国两厂”单一合作向“两国双园”等深度、综合的合作模式孵化。
二是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新增长极。面向未来,以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为重点,加强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技术创新领域的合作,共同构建开放创新的合作网络,增强区域产业竞争优势,形成新的经贸合作增长极。
三是打造高水平自贸协定,释放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潜能。一方面政府层面应加强合作,共同解决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和RCEP实施过程中的堵点难点,共同提高自贸协定的综合利用率,使更多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受益;另一方面,加快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适时启动RCEP后续谈判,以SPS、TBT等为重点,加大规制、标准等领域的互认互通,进一步提高中国与东盟的制度开放水平。(来源:国际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