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自贸合作又传来好消息。4月1日,中国与新加坡宣布实质性完成自贸协定升级后续谈判。双方团队将继续文本法律审核、翻译等后续工作,履行各自国内程序,尽早签署协定。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截至目前,中国已与东盟10国及智利、新西兰等18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签署了自贸协定,覆盖“一带一路”的自贸区网络正在加快建设中。
自贸“朋友圈”不断扩大
自贸“朋友圈”不断扩大,自贸协定内容日益丰富,水平不断提升,中国已初步建立起以周边为基础、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自贸协定网络。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已与东盟10国及智利、新西兰等18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签署了自贸协定,其中包括目前全球覆盖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同时,中国正积极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以及与韩国、新加坡、海合会、以色列、尼加拉瓜等25个共建“一带一路”伙伴的自贸协定谈判或升级谈判;还正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并与巴布亚新几内亚、孟加拉国等5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自贸协定联合可研。
“十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伙伴通过系统性合作以及构建自贸协定的区域性合作机制,挖掘着彼此的市场潜力和贸易空间。”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中国一直在努力构筑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自贸区网络,目前已与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9份自贸协定,其中绝大多数是与“一带一路”伙伴签署的,并正在努力与更多的“一带一路”伙伴商签自贸协定。
自贸协定对中国外贸促稳提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商务部数据显示,2013年到2022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从1.04万亿美元扩大到2.07万亿美元,翻了一番,年均增长8%。今年前2个月,中国与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2.12万亿元,同比增长10.1%,拉动中国进出口整体增长3.1个百分点;中国对其他RCEP成员国进出口同比增长3.1%;东盟继续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进出口规模达9519.3亿元,同比增长9.6%。
“十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额不断上升到新高度,自贸协定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机制性作用。特别典型的是中国-东盟自贸协定的建设升级以及RCEP这一全球最大的自贸协定的实施,对中国和这些伙伴成员的贸易增长发挥了重要的支持作用。”张建平说。
进一步扩围、提质、增效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在近日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围绕“扩围、提质、增效”三个方面,继续积极推进与包括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内的贸易伙伴开展自贸合作,不断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在扩围方面,张建平表示,要持续推进各自贸协定谈判,继续增加自贸伙伴数量,扩大自贸网络的覆盖范围。“目前正在推进的自贸协定的商谈要继续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加快谈判进程,同时中国也要努力通过自身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挖掘更多新的伙伴与中国商签自贸协定。”
在提质增效方面,张建平强调,一方面,已经签署的自贸协定要与时俱进地去进行升级版的谈判,跟上形势发展的步伐和需要。另一方面,目前中国正在积极推进加入CPTPP和DEPA,因此要对标21世纪的贸易投资规则体系来建设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在与其他“一带一路”伙伴推进新的谈判和签署自贸协定时,更多考虑纳入如数字经济、环境保护等新兴领域的新章节、新议题,从根本上深化中国与“一带一路”伙伴国家的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进程,提升发展效率。
对于如何充分释放自贸协定的制度性红利,张建平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和行业商协会要联手加大培训力度,指导和鼓励企业把自贸协定当中的贸易投资规则吃透用好,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来源:国际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