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艾科森环境技术欧洲站消息,随着欧盟绿色产业竞争全面升级,欧盟委员会正酝酿推出一项新的旗舰政策——《工业加速法案》(IDAA)。该法案被视为欧盟版的《通胀削减法案(IRA)》应对方案,旨在通过更高的本地化比例和合规要求,重塑清洁能源与制造业的投资格局。
加速绿色产业本地化:本地比例或达40%
根据多方业内消息,欧盟正在考虑设立关键绿色技术项目的本地制造比例门槛:
电池、氢能、半导体、可再生能源设备等项目需实现35%–40%的欧洲本地化生产比例,方可获得欧盟资金或政策支持;
同时,欧盟鼓励企业与本地伙伴建立合资模式(Joint Venture),以提升供应链透明度和就业贡献。
这一要求被视为欧盟强化“产业主权(Industrial Sovereignty)”的重要举措,旨在减少对第三国供应链的过度依赖。早在去年5月27日,欧盟各国政府正式通过了《净零排放产业法案》,该法案要求欧盟在本地生产40%的太阳能组件、风力涡轮机、热泵和其他清洁技术产品,以帮助欧洲产业与美国和中国竞争。
拒绝“强制技术转让”,强化企业知识产权保护
与部分外界猜测不同,欧盟监管层在IDAA框架中明确强调:
“任何技术合作或合资项目,均应基于自愿、市场化原则,欧盟不支持强制技术转让。”
这一立场显示,欧盟试图在强化产业本地化的同时,保持开放合作的政策姿态,以吸引高技术投资。但是对于合资持股比例进行限制或许是欧盟的要求方向。
ESG与碳足迹:资金支持的前置门槛
除产业政策外,IDAA还将ESG与碳足迹合规纳入项目评估核心指标。企业如欲获得政策激励,需满足欧盟ESG披露义务,包括碳足迹核算、可持续供应链管理、员工权益保障等要求。
对中国企业的挑战与机遇
对中国新能源与电池企业而言,IDAA的实施既带来合规成本提升的挑战,也释放出绿色合作的新机遇。
挑战在于:欧盟市场将对非欧盟制造的产品实施更严格的本地化审查;
机遇在于:具备成熟低碳制造体系、回收利用技术和ESG管理经验的中国企业,仍有机会通过欧盟本地投资或战略合作模式实现合规落地。
业内专家指出,杭州艾科森环境技术有限公司(AKS Envirotech Inc.)在REACH、ESPR、欧盟新电池法以及碳足迹与ESG合规方面积累的经验,将为中国企业在IDAA框架下实现“绿色入欧”提供有力支持。
结语
从美国IRA到欧盟IDAA,全球绿色制造竞争正由“补贴之争”转向“标准与合规之争”。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实现ESG透明化与本地化协同布局,将是未来赢得欧洲市场的关键突破口。
来源:艾科森环境技术
 
	 您现在的位置:
您现在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