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中医药大健康生态发展高峰论坛在广州举办,此次论坛采用线上线下方式举行,围绕“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新生态”、“中医药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新体系”和“中医药知识产权金融创新与合规”进行了探讨。论坛期间还在中新广州知识城成立了“中医药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中心”,旨在以知识产权为利器,来破解中医药成果转化方面的难题,为中医药事业开拓发展新空间。
长期致力于中医药产业链生态建设的天资汇控股有限公司总裁牛楠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医药服务贸易虽然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中医技术与服务、中医药产品贸易发展仍存在一系列瓶颈,尤其是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面临种种困难和贸易壁垒。“在中医药领域,我们不缺服务,更不缺产品,缺的是良好的生态体系,这就特别需要不同行业、不同专业背景的人跨赛道赋能中医药行业,共同为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助力。”牛楠说。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此次论坛除了吸引中医药业内人士出席,还邀请了来自国际贸易、科技、金融、法律和文化传媒行业的人士。
从事海关、园区和产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深圳市御玺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吴华东在论坛上表示,在当前中医药服贸发展中,打造全生命周期信息化支撑体系与解决方案显得十分迫切。吴华东认为,第一,要增强内生动力,积极实施中医药生产经营绿色发展,从种植、溯源、防伪等环节搭建信息化支撑平台,数据建模以及检测标准,打造新的业态标杆。第二,要主动接轨中医药标准化与知识产权信息化,并将其有机结合,注重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的运用和保护,从原产地标识的连接体系提升我们的议价能力。第三,走融合性创新路线,将中医药智慧与现代科技相融合,为基层医疗机构、体验机构、养老机构、健康科技产品生产商、养生会所等健康产业相关服务商提供中医技术支持,为大健康产业提供优质服务。
相关人士认为,虽然中医药是中国国粹,但在贸易领域,遵循国际惯例,以国外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去传播中华医药文化,才是最为关键的。
来自国际传媒界的RTL AdConnect中国区代表张斯维表示,考虑到文化差异,首先,中医药在与海外市场对接时,更多是要和一些国际性资源和渠道接轨,而不是告诉海外受众中医药的原理和机制;其次,是用当地人能懂的方式讲中医药和其背后的故事;最后,如果是纯市场行为,不要深究学理背后的问题,要更多从消费者的角度讲他们能懂的事情。
记者了解到,中医药能否“走出去”的重要一环是知识产权保护。一方面,中医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我们的独特优势;另一方面,中医药传统知识持有人的确权和维权也存在难点。基于这样现状,创新中医药专利保护制度,结合中医药领域的特点和知识产权保护的特殊需求,建立成果转化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对标国际的标准化之路,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知识城(广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代表陈鑫亮表示,此次成立中医药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中心,将计划落位中医药大健康全产业链服务示范基地,并以知识创新为核心,以数据管理为驱动,以输出企业健康解决方案为根本,为后疫情时代企业全生命周期健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
北京观韬中茂律师事务所杨旭律师等团队律师致力于用知识产权保护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和发展。杨旭表示,中医药知产保护的主要问题是,持有人的智力成果大都装在自己的“口袋里”,无法确权,维权存在“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必须对外公开”的困难。“通过中医药知识产权综合保护方案的设计,以区块链技术为手段证明其权利归属,以智力成果转化产生价值为目标,能为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赋能法律力量。尤其是,积极推广商标类资产证券化融资方式,可有效帮助中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杨旭说。(来源:中国贸易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