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周五)下午3:30,省政府新闻办在省行政中心1号楼西127新闻发布厅举办发布会,邀请省商务厅副厅长、省自贸办常务副主任刘光,省委编办二级巡视员姚小虎,省市场监管局二级巡视员徐洪军,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程钢到会,介绍一季度安徽自贸试验区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武潇主持发布会。
【安徽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武潇】各位新闻界朋友,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本场发布会。
3月29日至4月1日,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组织邀请中央驻皖新闻单位、香港媒体驻皖办事处和省直主要新闻单位近30名记者,分赴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合肥、芜湖、蚌埠三个片区进行现场发布和集中采访活动,宣传报道我省推进自贸区建设的政策措施、工作进展和阶段性成果,为大力推进我省自贸试验区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今天下午,我们邀请省商务厅副厅长、省自贸办常务副主任刘光先生到会,重点介绍一季度我省自贸试验区建设情况。应邀出席今天下午发布会的还有:省委编办二级巡视员姚小虎先生,省市场监管局二级巡视员徐洪军先生,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程钢先生,他们将共同回答大家提出的关心问题。
首先,请省商务厅副厅长、省自贸办常务副主任刘光先生作情况介绍。
【安徽省商务厅副厅长、省自贸办常务副主任刘光】党中央、国务院批准设立安徽自贸试验区,赋予了安徽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时代重任。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在省自贸试验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对标国际国内最高标准,全方位借鉴吸收、项目化推进落实、快步伐建设起势,扎实推进自贸试验区各项建设工作。截至今年3月底,安徽自贸试验区累计新设企业5032家,签约入驻477个项目,协议引资额3317.76亿元。
一、基本建设情况及初步成效
1. 深化改革试验田作用不断彰显。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落实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专项推进行动计划方案以及片区建设实施方案确定的各项改革任务,加快赋予各片区更大改革自主权,研究制订自贸试验区赋权特别清单,对片区有需求、省级能下放的赋权事项,按程序全部下放到三个片区,目前正在做好第一批89项省级经济社会管理事项的下放承接工作。
重点在营商环境、投资贸易、科技创新、产业发展、金融服务、区域联动等领域开展积极探索,初步形成了一批制度创新举措。其中,综保区外发加工、集团保税监管、跨境电商集成式孵化、个性化金融、保险服务等制度创新成果已经成效初显。“建设洋山港—芜湖港联动接卸江海联运平台”和“长三角G60环境科技跨区域产业链集成创新机制”入选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制度创新案例。
2. 科技创新策源地功能加快提升。围绕“政产学研用金”全链条制度创新,依托安徽创新馆打造科技大市场,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推动科技成果、企业需求、专家团队、技术经纪人等资源互通共享。3月16日,安徽科技大市场合肥高新市场窗口正式对外受理业务。合肥片区探索“五位一体”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融资服务体系,发起设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定向投资基金,引入外部投资超15亿元,已累计投资孵化企业超过150家,获得各类知识产权授权900余项。芜湖片区设立“自贸人才订单班”,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蚌埠片区搭建硅基、生物基产业专利数据库,建立知识产权法庭,提升科技成果保护和转化水平。
3. 新兴产业聚集地动力日益增强。组织开展全省“三重一创”产业发展母基金直投股权投资项目2021年(第一批)推荐入库工作,将自贸试验区内符合条件的50个项目全部吸纳入库。指导片区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方案,推动第三代半导体、石墨烯相关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完成投资约10亿元。加快合肥片区国家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建设,部省共建“中国声谷”,创建国家级创新平台16家,带动项目投资517亿元。推动芜湖片区“车—路—云”一体化协同与5G通讯融合,建设轻轨点至工厂区智慧接驳,打造高效的智慧化交通体系。将金融服务积极嵌入蚌埠片区硅基、生物基新材料产业链发展和供应链环节,为硅基材料企业投放金融支持93.24亿元,支持新型显示、光伏玻璃、特种玻璃产业链和泛石英材料产品群“三链一群”体系建设;为生物基新材料产业提供金融支持29.64亿元,助力建设千吨级聚乳酸纤维生产线。
4. 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成效显现。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支持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推动跨境电商零售出口(9610)与中欧班列融合发展,开拓“跨境电商+中欧班列”新通道。一季度,合肥中欧班列共计开行108列、同比增长33.3%。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截至 3月底,中国(安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已有17类项目功能在推广应用,累计申报量达576.7万票,货物申报、空运舱单、运输工具等主要业务覆盖率均达到了100%。深化投资领域改革,支持自贸试验区内重点产业申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简化自贸试验区内外商投资项目核准程序,压缩办理时限;对引进优势企业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以及行业领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机构等给予重点支持。在安徽自贸试验区带动下,一季度,全省实现进出口225.5亿美元、同比增长46.7%,增幅高于全国8.1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含再投资、留存收益等到资)约46亿美元、同比增长3%以上。
5. 联动发展与区域合作不断深入。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主动加强与全国其他自贸试验区联动开放、协同发展,特别是积极对接长三角自贸试验区,推进联动发展。全方位对标对表上海等自贸试验区政策经验,结合片区发展需求,梳理对上争取赋权需求。积极嵌入沪苏浙创新链、产业链,有针对性地开展“双招双引”。加快推进合肥片区与杭州片区在跨境电商、数字经济等方面,芜湖片区与宁波片区在江海联运、综保区合作等方面,蚌埠片区与金义片区在市场采购贸易、物流枢纽建设等方面开展结对共建合作。健全与沪苏浙联动发展机制,与沪苏浙商务部门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参与成立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加强智库合作,推动资源、信息和成果互通共享。
安徽自贸试验区揭牌以来,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要义,在重大改革试点、重大项目推进和重大政策创新等方面形成了一批标志性建设成果,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我们相信,随着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深入推进,成果将不断涌现,我们也会适时通过新闻发布会主动回应社会期盼,分享建设成果,让全社会关心关注、共同支持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和发展。
今天,向各位媒体通报第一批10个标志性建设成果。
一是合肥片区率先开展“长三角海关特殊货物检查作业一体化”改革试点。1月18日,合肥片区集成电路设备在“异地查验、先放后检”模式下通关,这是启动长三角海关特殊货物检查作业一体化改革试点后的首票货物。该模式平均每票节省通关时间5.4天,进一步优化了监管环节、缩短了通关时间、降低了企业成本。
二是合肥片区量子信息产业标志性成果发布。2月8日,首款国产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本源司南”发布。
三是芜湖片区首次实现内河港口区块链无纸化进口放货。3月15日,芜湖港在全国首次实现内河港口区块链无纸化进口放货,实现主要进口电商货物集装箱单证上链办理,港航单证平均办理时间由2天缩短至4小时以内,全程无接触。
四是合肥片区成立全国首个区域性海创中心。2020年10月21日,欧美同学会长三角海创中心在合肥片区成立,这是欧美同学会在全国建设的首个区域性海创中心。截至今年3月底,该中心已入驻20余个海外留学人员科技创新项目,有效知识产权300多项。
五是芜湖片区在全省首次使用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2020年11月9日,位于芜湖片区的奇瑞汽车首次使用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向境外子公司放款,成功完成了人民币资本项下输出、贸易项下回流的全流程,降低跨国企业资金交易成本,助力奇瑞集团今年一季度累计出口汽车5.34万辆、同比增长101.6%。
六是芜湖片区运行全省首个自贸试验区综合服务中心。1月11日,全省首个自贸试验区综合服务中心在芜湖片区启动运行。综合服务中心首批整合14个部门217个审批事项进行流程再造,打造“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政务服务新模式。截至今年3月,已办理审批事项1350件。
七是蚌埠片区率先在省内开展“一照通”试点。2月23日,蚌埠片区率先在全省开展“一照通”试点,按照“一窗受理、一次审批、一照准营、失信惩戒”的模式,探索将经营许可与营业执照合并办理,破解“准入不准营”难题。
八是合肥片区落地省内首个针对自贸试验区专设的贷款产品。3月4日,全省首个针对自贸试验区专设的贷款产品落地,标志着合肥片区搭建的一站式“金融超市”10类产品全部上线运营。目前,“金融超市”产品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近5000家,累计支持资金近100亿元。
九是芜湖片区首次实现洋山港-芜湖港联动接卸。3月10日,芜湖港至洋山港实现长三角区域港口一体化“联动接卸”海关监管模式首航,实现了两港间“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今年一季度,芜湖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8.2万标箱、同比增长42.6%。
十是合肥片区首批签约入驻项目提档升级。2020年10月9日,包括蔚来中国总部在内的首批23个项目入驻合肥片区,列入安徽自贸试验区首批重点推进项目清单。4月7日,蔚来汽车第10万台量产车顺利下线。今年一季度,蔚来汽车共销售1.98万辆汽车、同比增长420%。
二、下一步重点工作安排
全面落实国家及省关于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部署要求,全面对表对标学习沪苏浙,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
一是推动任务落地。对标国际准则,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确保112项改革试点任务完成50%。
二是推动制度创新。按照“以产业发展需求推进制度创新、以制度创新反哺产业”的要求,争取形成一批制度创新成果,加快制度型开放。
三是推动产业发展。全面落实“双招双引”要求,充分发挥好自贸试验区赋能产业发展的作用,服务好重大项目和重点产业,推动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新模式。
四是推动联动创新。及时总结推广合肥、芜湖、蚌埠片区成熟经验,扩大辐射效应。积极参与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助力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范围内的人财物自由流动,力争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以更大力度将安徽自贸试验区打造成为展示新时代美好安徽建设的“重要窗口”和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
【安徽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武潇】谢谢刘厅长的介绍,下面是答问环节,请记者朋友提问时通报所在的新闻单位。请开始提问。
【安徽卫视记者】刘厅长您好,我是安徽卫视记者。社会各界对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发展关注度很高,请问,如何让自贸试验区发展红利进一步惠及更多企业和群众?谢谢。
【安徽省商务厅副厅长、省自贸办常务副主任刘光】感谢您的提问与关注。
自贸试验区肩负着“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使命,本质是通过制度创新,打造开放包容的创新产业体系、自由便利的投资贸易体系、安全普惠的金融环境体系和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促进人财物在自贸试验区内更好地自由流动,进而惠及更多企业和人民群众。
比如,在促进贸易投资自由便利上,我们实行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简化外商投资项目核准程序,让外资企业进入更加自由。探索拓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推动内销选择性征收关税政策在自贸试验区内综合保税区落地见效。
在增强金融服务保障上,我们加快推进跨境投融资汇兑便利化,争取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早日在安徽自贸试验区落地,探索开展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等。
在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上,我们推行“全省一单”权责清单制度体系,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证照分离”等一系列改革,打造“皖事通办”升级版,为企业发展创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当然,自贸试验区的建设不仅能给市场主体带来新的机遇,也将惠及老百姓的生活。
比如,在生活消费方面。安徽自贸试验区开展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支持建设首次进口药品和生物制品口岸,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可以买到物美价廉的进口优质产品。
在教育培训方面。支持外商独资设立经营性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有利于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提升职业教育水平。
在创新创业方面。安徽自贸试验区对标国际准则优化营商环境,特别是“互联网+政务服务”,让企业和人民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强化人才创新创业激励机制,鼓励大众创新万众创业。随着安徽自贸试验区入驻企业不断增加,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下一步,安徽自贸试验区将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着力提升企业、老百姓的“获得感”,使自贸试验区建设更多惠及企业发展和群众生活。
【中新社记者】程局长您好,我是中新社记者。安徽自贸试验区揭牌以来,金融支持自贸试验区建设都取得了哪些进展?下一步,在推进自贸试验区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方面有哪些打算?
【安徽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程钢】感谢您的提问。自2020年9月24日安徽自贸试验区揭牌以来,全省金融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扎实做好金融服务自贸试验区建设相关工作。
一是自贸试验区金融机构体系加快完善。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在自贸试验区内设立分支机构,截至2月末,区内共新增10家以“自贸试验区”冠名的商业银行支行。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专营机构,设立工商银行合肥科创中心、农业银行科创企业金融服务中心等专门服务科创企业的特色机构,为科技型企业成长提供专属产品服务。
二是自贸试验区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创新。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产品,提升金融服务精准匹配度,全省首个针对自贸试验区专设的贷款产品落地合肥,截至2月末,投放金额3000万元;积极探索“银行+征信+担保”“股债联动”等金融业务模式,运用大数据信用评级信息为自贸试验区内中小企业提供信用贷款支持,截至2月末,累计为8083家中小企业提供信用贷款68.6亿元。
三是自贸试验区金融领域制度创新加速推进。学习借鉴沪苏浙等先行省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经验做法,积极向上争取合肥市资本项目外汇改革试点和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试点,探索开展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目前已形成QFLP试点文件草案,正在多方征求意见,聚力打造金融制度创新高地。
四是自贸试验区金融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赋予自贸试验区省级经济管理事项(第一批)3项,即将融资担保公司、典当行及小额贷款公司设立与变更备案审批事项初审转报权全部下放至自贸试验区;安徽银保监局将商业银行支行、保险公司支行以下机构、高管及部分业务准入事项改为事后备案,为区内保险机构市场准入开辟“绿色通道”,将办理期限由最长6个月压缩为10个工作日。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省委、省政府及省自贸办工作部署,扎实推进金融专项推进行动计划,着力将我省自贸试验区打造成为金融开放创新的新高地。
一是持续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因地制宜复制转化制度创新成果。二是有序推进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等各项金融开放创新举措,有效激发市场活力。三是加强政策宣介,促进更多自贸试验区内市场主体及时获得金融支持政策红利。四是加强多部门沟通协作,维护自贸试验区金融安全稳定,为自贸试验区建设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中安在线记者】姚主任您好,我是中安在线记者。请介绍一下我省自贸试验区赋权工作有关情况,以及进一步扩大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自主权的主要考虑。
【安徽省委编办二级巡视员姚小虎】谢谢您的提问。
制定自贸试验区赋权清单,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是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决策部署,推进我省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举措。根据《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依法及时下放相关管理权限的部署要求,省委编办汇总梳理合肥、芜湖、蚌埠片区赋权需求,借鉴上海、江苏、广东等地经验做法,按照“放权是常态、不放是例外”和“全链条赋权”原则,在与省相关部门反复协商达成一致,并与省自贸办及3个片区多次沟通衔接确认后,形成首批赋权清单,共89项(含子项共113项)权力事项。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省委深改委会议审定,近期,省政府将印发《关于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施省级经济社会管理事项(第一批)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公布实施首批省级赋权清单。
赋权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将省级权限下放至片区管委会,将省级服务延伸到自贸试验区,扩大自贸试验区改革和管理自主权,充分释放自贸试验区在自主决策、制度创新、探索实践等方面的空间和活力,建立完善适应自贸试验区发展需要、符合自贸试验区特点的行政体制和运行机制。围绕这个目的,我们结合3个片区功能定位、产业特色等,重点推动在企业准入、项目核准、国际贸易、招商引资、招才引智、金融服务、土地使用等领域的赋权工作。首批89项赋权事项,都是片区有需求、含金量较高的权力事项。其中,行政许可41项、行政确认8项、行政裁决1项、其他权力39项,涉及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等21个省级部门,3个片区全部承接。
为确保赋权事项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决定》从加强省级统筹、依法承接实施、推进联动赋权、建立权责清单、落实监管责任5个方面明确了具体落实措施,突出省直各有关部门的统筹协调责任,要求省直有关部门加强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逐项制定监管措施,落实事中事后监管责任,开展赋权事项承接实施成效评估,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赋权事项在自贸试验区落地落实。
目前,省委编办正在按照“赋权增服提效”一体推进、省市区三级联动,创新建立自贸试验区特别清单的要求,在深入总结我省“全省一单”工作基础上,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推动省直各相关部门加强统筹协调和业务培训,帮助指导各片区做好首批89项赋权事项承接落实工作,确保《决定》印发后30个工作日内完成事项移交工作。
二是会同省政府办公厅、省自贸办等部门积极推进第二批事项清单的编制工作,重点是帮助各片区在切实做好第一批事项承接评估的基础上,从是否有承接能力、是否有合法承接主体、是否是本片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事项等方面出发,根据省级权责清单和公共服务清单,研究提出新一轮需求清单。
三是督促指导片区所在市、区联动赋权,并要求所在市根据赋权情况及时制定并公布实施片区权责清单,确保三级赋权事项有效衔接、规范运行。
【安徽交通广播记者】徐主任您好,我是安徽交通广播记者。我省将在安徽自贸试验区蚌埠片区开展“一照通”改革试点,请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安徽省市场监管局二级巡视员徐洪军】“一照通”改革,就是在深入推进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改革、实现企业开办“一日办结”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延伸企业开办的服务链条,按照“一窗受理、一套表格、一次审批、一照准营、失信惩戒”的模式,将涉企经营许可事项与企业开办事项合并办理,把企业申领获批的涉企经营许可事项的许可信息通过二维码的方式加载在营业执照上,相关企业根据情况只需领取营业执照,可不申领相关生产(经营)许可证。
此项改革,是省市场监管局根据《安徽省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皖政〔2021〕8号)文件精神确定的重要改革事项。我们知道,我们安徽省的“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工作力度大、范围广、事项多,同时对深化改革工作也提出了“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统筹推进”的要求。所以,省市场监管局从去年11月份即开始着手谋划、调研论证,并组织有关地市赴改革先行先试地区考察学习,考虑到我省蚌埠市在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改革工作和相关信息化建设基础上具备一定条件,决定在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开展“一照通”改革试点。目前,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芜湖市片区也在组织开展类似的改革试点工作。
此项改革试点按照“先易后难、成熟一批、实施一批”原则,分两批次逐步实施。第一批,首先将市场监管部门领域内的食品销售、餐饮服务、药品零售、医疗器械经营等涉企经营许可审批事项进行整合;第二批,选择市场监管部门以外的、与企业生产(经营)关联性强的其他职能部门的涉企经营许可审批事项进行整合。截止目前,蚌埠、芜湖两市的有关技术开发、窗口设置、人员培训等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改革试点实施后,企业通过线上或线下“一个窗口”一次性提交材料、一次性办理企业开办事项和经营许可事项,申请材料、时间、成本等将得到大幅度压减,市场准入将进一步便捷高效,企业“准营难”问题将会得到有效的缓解。
【安徽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武潇】谢谢刘厅长的情况介绍,谢谢4位发布人与大家互动交流,也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今天下午的发布会到此结束,再见。(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