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1~8月我国累计出口钢材5447万吨,同比下降28.5%,这是自2016年8月以来连续13个月单月出口同比下降。在前8个月外贸出口回暖明显的情况下,钢铁产品出口的降幅用暴跌形容并不过分。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环保限产等政策性举措作用下,钢铁过剩产能有效消减,也推高了钢材价格。今年以来,钢价涨幅近100%,导致钢铁企业出口热情减退,国外采购商转而从独联体、印度等低价格地区进口。当然,其中也有人民币汇率在前期升值6%促使出口商品价格以美元计价走高的原因。
中国主要钢材品种市场价格与进口价价差迅速收窄,价格优势减弱叠加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这些因素的复合已对中国钢铁行业投资产生了影响。
据斯洛伐克当地媒体报道,9月26日,美国钢铁公司斯洛伐克子公司同意以14亿美元将其出售给中国河钢集团。河钢集团将在2018年初接管这家子公司。
8月底,中国德龙钢铁有限公司赴印度尼西亚投资的长流程钢铁生产项目,在河北省商务部门完成备案并取得企业境外投资证书。该项目总投资9.5亿美元,其中德龙钢铁有限公司占比45%。
8月3日,复星集团合营公司南京南钢钢铁联合有限公司宣布完成对德国汽车行业轻量化专家Koller Beteiligungs GmbH 的控股收购。据悉,该项目为南钢的首单海外并购,也是复星在工业领域的首次海外布局。
中国钢铁企业竞相加码海外投资,一些有志于立足全球、做大做强国内钢铁产业的企业则是早已开始了境外布局。同时,钢企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开始一波大规模的国内兼并潮。2016年发布的《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明确,“十三五”期间,钢铁行业的产业集中度要达到60%,而目前钢铁行业集中度仅在35%左右。
国内钢铁并购的一个典型例子是,今年2月,宝钢正式吸收合并武钢股份,组合成宝武集团,把原本国内产量居第一位的河钢集团挤到了次席。不过,“走出去”天地更开阔。据了解,河钢集团目前海外板块主要落脚欧洲、美洲、非洲等市场,其在海外已拥有500万吨钢铁材料制造能力,形成了河钢全产业链海外发展格局。为了在这波兼并重组的浪潮中保持甚至壮大原有的规模,大型钢铁企业在国内吸收中小钢企,在国外参股并购同类或上下游企业、转型升级、调整结构、降低成本、规避国际贸易壁垒,是我国钢企未来发展的一个大方向。(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