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表现如何,发展趋势怎样,是世界经济复苏的减分项还是加分项?随着中国作为主席国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临近,这些问题更加受到全球经济界的关注。
鉴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态势,不少专家和机构认为,尽管短期经济数据上下波动,但在中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基本面未变,且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大局未变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助力世界的大势并未发生改变。
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一些经济数据低于预期,消费、投资等关键领域增速有所放缓。对此,日本政策研究研究生院大学副校长角南笃表示,中国现在处于转型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数据趋缓的阶段肯定会到来。
与角南笃的视角类似,一些机构认为,观察中国经济不能大而化之,而要用心洞悉近年来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内部发生的变化。高盛发布的市场报告认为,在分析判断中国经济再平衡的努力成效如何时,应更多关注具体的微观证据,而不宜纠结于传统的宏观数据。在报告中,高盛依据过去10年中国主要进出口商品的变化指出,中国经济正从投资、制造和出口型为主的“旧经济”向消费与服务型为主的“新经济”转型,并已取得显著成效。
中国经济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新变化同样引起了权威机构的注意和肯定。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美国康奈尔大学和法国英士国际商学院上周联合发布的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中国的排名比2015年提高4位,首次跻身世界前25位最具创新力的经济体行列。
角南笃指出,中国地区差异比较大,发展潜力大,回旋余地大,各地方还有不少领域存在巨大的增长空间,比如医疗服务、教育等领域。他认为,只要中国政府坚持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能启动中国经济巨大的增长潜力。
(信息来源:国际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