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表示将采用新方法计算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中各种货币的金额,以确保人民币符合IMF理事会的目标权重。各界普遍认为,这项调整旨在为10月1日SDR的历史性调整做准备。在此前中国人民大学和交通银行共同举办的“2016国际货币论坛暨《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发布会”上,海内外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入篮”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里程碑,但却不是终点。未来,中国经济和人民币要进一步练好内功,提高应对汇率逐渐浮动、跨境资金流动、外部金融风险冲击的能力,才能在“国际货币之路”上行稳致远。
“入篮”只是新的开始
新计算方法有何玄机?据了解,过去货币金额计算方法会导致实际结果与预期权重之间存在偏差。例如,在2010年时,旧的计算方法导致美元权重比预期目标高出近0.5个百分点。而新方法将简化至5位有效数字,如果要更精确地符合预期权重则可以取到6位。
IMF指出,新方法将更加容易在简单的电子表格中复制,从而向市场参与者提供更高的透明度。业内人士指出,由于SDR在资产配置方面有着巨大的参考意义,因此届时人民币的国际需求及国际化都有望“阔步向前”。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最新发布的《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6》显示,在中国经济运行平稳、资本项目跨境人民币业务政策进一步深化、人民币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一带一路”有序推进等因素作用下,综合反映人民币国际化使用程度的“人民币国际化指数”2015年底已达到3.6,同比增加42.9%,5年间增长逾10倍。报告预计,人民币有望在两年内超越日元和英镑,成为仅次于美元和欧元的全球第三大货币。
不过,人民币在国际化的道路上也并非没有挑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向松祚认为,挑战主要来自4方面:一是资本账户开放和人民币汇率逐渐浮动可能带来的市场波动;二是应对跨境资金流动和国际金融风险的网络仍有待提高;三是宏观审慎的金融监管架构还需进一步完善;四是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转型进程中遇到的不确定因素。
深化改革苦练内功
困难挑战不足惧,苦练内功有底气。对于接下来如何深化金融体系改革、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发布会上给出了5个政策重点:一是努力保持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的基本稳定;二是围绕“一带一路”和国际产能合作等国家重大战略,推动跨境人民币投融资业务持续发展;三是有序推进金融市场的双向开放;四是继续完善人民币国际化基础设施;五是加强国际货币金融合作和宏观经济的政策协调,为人民币国际化营造一个长期有利的国际环境。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张焕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取得的长足发展有目共睹,而随着新SDR篮子的生效,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配置人民币资产。
“其实,纳入SDR不是人民币国际化的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央行提出的改革措施本质上就是要练好内功。未来,我们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在资本账户开放和有效监管之间寻求平衡;另一方面,无论是国际清算还是投融资工具,我们都要努力给人民币使用者提供更多便利。”张焕波说,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与当地企业的合作也可以为人民币国际使用程度提高带来机会。
从莫斯科交易所启动人民币兑卢布的期货交易,到中东地区首家人民币清算行启动;从央行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再到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在这一个个国际化的脚印背后,人们不难看见人民币在世界舞台的未来。
未来肩负更多责任
专家表示,国际化货币往往有着国家稳定、经济具有创新活力、货币具有国际公信力等基本面支撑,而从中国的情况来看,人民币获得的支撑无疑将越来越强。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6》指出,人民币“入篮”后,海内外对人民币发挥国际货币功能的需求也会增加。因此,我国应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大宗商品以人民币定价和结算、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等方式增加人民币的使用。同时,人民币国际化本身也将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一大推手。
“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的崛起为世界提供了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那么未来中国还将为世界提供人民币这一国际化货币。人民币担负更多责任将有助于为世界贡献流动性,使生产要素、货币、商品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有效的配置,进而有利于世界经济健康发展。”张焕波说。
南非人文科学研究院金砖国家研究中心主任加亚·乔西认为,尽管目前很多讨论集中于资本账户方面,但贸易账户仍然重要。例如非洲,以前依赖于美元、欧元还有日元,而现在则需要有替代的货币,因此非洲需要有更多的人民币以进行结算。“美元主导将不再是一个不可改变的情况,人民币在未来的使用会越来越多。”加亚·乔西预计。(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