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开的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在分析当前形势,部署新一年工作时指出,要统筹金融开放与安全,有序扩大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人民币的国际使用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一环。会议指出,下一步要进一步便利和推动跨境贸易投资人民币使用,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强,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正稳步上升。早在2022年末,人民币就已跻身全球第三大国际货币之列,仅次于美元和欧元。随着近年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联系日益密切,人民币在这些新兴市场的使用场景也日益增多。对此,多位外贸企业和外贸服务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去年在跨境贸易环节,更多海外企业倾向于通过人民币实现贸易结算。他们透露,这一方面与去年美联储大幅加息有关,另一方面则和疫情后中国经济回稳态势相关,部分外资企业基于人民币较低的融资利率正考虑扩大在华直接投资,对人民币需求量呈现扩大态势。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提升,经营主体在贸易投资中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和国际收付的需求也在上升。”中国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局局长李斌近日公开表示,2023年前11个月,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为48万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货物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的占比为25%,创下近年来最高水平。
央行工作会议在谈及人民币国际化取得新进展时指出,除了要进一步便利和推动跨境贸易投资人民币使用,还应优化人民币国际使用和货币合作网络,推进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以及不断增强人民币跨境收付、贸易融资、外汇交易等功能。
李斌介绍,中国人民银行将聚焦贸易投资便利化,继续做好制度设计、政策支持和市场培育,完善人民币跨境使用基础性制度安排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跨境人民币业务服务实体经济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同时,稳妥有序推进金融市场全面制度型开放,进一步提高我国外汇和金融市场开放和准入程度,丰富风险对冲工具,构建更加友好、便利的投融资环境。
记者注意到,在制度型开放推进的进程中,央行也正不断完善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设施,特别是清算服务网络。截至目前,中国已在29个国家和地区授权31家人民币清算行,覆盖全球主要国际金融中心。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服务区域扩大、服务水平提升。截至2023年9月末,CIPS共有直接参与者102家,间接参与者1377家,业务范围覆盖全球182个国家和地区的4344家法人银行机构。
不仅在跨境贸易结算方面,人民币在跨境投融资方面也越来越展现出自己的优势。例如对于各界关注的配套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目前沪深港通、基金互认、债券通、沪伦通、跨境理财通等互联互通渠道相继开通并优化,合格投资者管理政策框架不断完善,境外主体发行熊猫债更加便利,我国股票、债券先后被纳入主要国际指数。
对于2024年重点工作,央行指出,要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深化国际金融合作,推动高水平开放。依托二十国集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清算银行等平台,推进全球宏观政策协调。积极参与多边开发机构治理,深化双边务实金融合作。着力推动金融业高水平开放。有序推动境内外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积极参与涉及金融业的国际贸易规则研究制定。稳步推进外汇领域改革开放。在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方面,要进一步完善便利人民币跨境使用政策体系,推动重点企业、重点领域、重点地区人民币使用。优化人民币清算行布局,加强国际间货币合作,推动离岸人民币市场健康发展。加强跨境人民币业务监管。加大跨境支付系统建设及拓展力度。(来源:中国贸易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