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较大贸易逆差一直是短板。近年来,我国将增强服务出口竞争力视为建设贸易强国的重要支援,采取多种措施,力求打造“中国服务”品牌与“中国制造”相互支撑的局面,
2018年年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撰文表示,当前增强我国服务出口竞争力有着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和有利条件,必须把握机遇,发挥优势,趁势而上。
“中国服务”建设效果初显
继2017年我国服务出口增速7年来首次超过进口增速后,这一趋势在2018年得到延续。商务部数据显示,2018年1~8月,服务出口增速高于服务进口增速5.7个百分点。1~10月,服务出口同比增长14.3%,增速高于进口增速4.7个百分点。
在发展速度成为亮点的同时,我国服务出口的结构也持续发生着积极的变化。2017年知识产权使用费出口额同比增长了3.16倍,金融服务和电信服务出口分别增长了18.2%和19.5%,与技术相关的其他商务服务出口增长30%,均明显高于服务出口增长10.6%的整体水平。2018年前三季度,新兴服务出口占服务出口比重为52.2%,比上一年同期提升4.6个百分点。2018年1~10月,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保险服务、研发成果转让费及委托研发等高端生产性服务出口增速排名靠前,增幅分别达66.7%、20.5%和18.3%。
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的快速增长,体现了我国服务出口竞争力的明显提升、“中国服务”国家品牌影响力和国际竞争新优势的进一步增强。在这一背景下,围绕增强服务出口竞争力的政策也在不断加码。2018年6月1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商务部提出的《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便是政府持续发力促进服务出口放出的大招。深化试点的任务中特别突出了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的模式创新。提出要依托自贸试验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建设一批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政策优势,重点建设数字产品与服务、维修、研发设计等特色服务出口基地;探索推进服务贸易数字化,运用数字技术提升服务可贸易性,推动数字内容服务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推动以数字技术为支撑、高端服务为先导的“服务+”整体出口。方案表示,要修订完善《服务出口重点领域指导目录》,鼓励新兴服务出口和重点服务进口,明确提出要研究完善试点地区面向出口的服务型企业所得税政策,结合全面实施营改增改革,对服务出口实行免税,符合条件的可实行零税率,鼓励扩大服务出口。
2018年下半年,各试点地区陆续行动,拿出一些具体措施。例如,北京市出台支持新兴服务出口资金政策,增加对六大领域相关服务贸易出口的支持内容,助力提升“北京服务”国际竞争力。苏州拿出专项资金,对服贸企业开展新兴服务出口取得的项目贷款给予贴息支持。
政策创新探索再升级
2018年春季,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工作两年期限完成。该项工作在探索新时代服务贸易发展模式和路径方面取得了哪些经验?对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成效如何?下一步政策如何跟进?这些问题引起广泛的思考和关注。一方面,15个试点地区经过两年的创新工作,形成了29条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成果丰硕,试点地区服务进出口增速也普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数据显示,2017年试点地区服务进出口占全国的比重51.9%,比试点前提高5个百分点;但另一方面,现阶段服务贸易政策落实过程中跨部门协调难度大、沟通不畅、制度创新难、政策见效慢等问题依然存在。
2018年6月1日,《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批准,北京、天津、上海等17个省市(区域)被纳入新一轮试点范围。自2018年7月1日起至2020年6月30日止,试点地区将进一步探索适应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政策措施和开放路径,加快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开放发展新亮点。在升级版方案中,强化地方服务贸易跨部门统筹协调决策机制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列入深化试点任务尤为值得关注,反映出国家层面对在中央与地方联动、各部门横向互动配合下推动我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期待。
2018年下半年,各地方在服务贸易领域的探索依然多姿多彩。上海正式发布自贸试验区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率先建立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使政策法规透明度不断加大,服贸领域的开放度不断扩大。威海、杭州在细化本地方案上行动迅速。近期,威海宣布将服务外包及信息服务、跨境运输服务、健康医疗及中医药服务、旅游会展四个重点发展领域和研究开发及技术服务,文化服务、金融服务、建筑及境外务工四个稳步提升领域确定为该市深化试点突破领域。杭州的方案则是要全力打造愈显多元化、品牌化、规模化的“杭州服务”,并划定了文化贸易、数字服务、旅游服务和金融保险服务四大重点领域和教育服务、会展服务、医疗服务和物流运输服务四大潜力领域。可以预见,随着各地服务贸易领域加快发展步伐,大规模开展服务贸易人才培训、引进,积累“智库”将成为一大热点。(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