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日前闭幕的全国外资工作会议对实施开发区创新提升工程作了部署。下一步,国家级开发区如何加速创新提升,在建设经贸强国、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引发业界热议。
受访业内人士表示,国家级经开区是地方开放发展、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与此同时,经过多年发展,经开区存在的瓶颈制约也在凸显,创新提升势在必行,需要加快理念革新、突破体制机制障碍,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
主战场要发挥主动力
“经开区是改革开放排头兵,是经济建设主战场,是引领发展主引擎。”安徽省商务厅厅长张箭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安徽的经开区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走过了一段艰辛而辉煌的历程,实现了从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
事实也正是如此。从1984年第一个国家级经开区成立以来,中国的经开区发展之路走过了近35年,为改革开放和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随着国内外形势发生变化,经开区发展面临的瓶颈制约也在增加。
张箭表示,从安徽来看,制约经开区发展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经开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亟待加快;二是经开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有待提升;三是经开区的空间规划、功能布局、基础建设等仍存在不少短板有待补齐。
江西省瑞金市委书记、瑞金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许锐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受历史和现实因素影响,瑞金经开区发展存在三大瓶颈:一是开放度较低;二是发展要素支撑不足;三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山西省大同市市长武宏文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同经开区已经成为当地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载体,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短板,比如金融等生产要素短缺、人员理念和能力亟待提升、体制机制障碍需要进一步破除等。
大提升要推动大创新
截至目前,全国共有219个国家级经开区,分布在31个省市,成为地方经济转型和开放发展的主战场,也是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载体。但经开区目前存在的短板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其功能作用的发挥,经开区发展亟待创新提升。
张箭表示,安徽正举全省之力,推动经开区创新发展。去年,安徽召开高规格的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推进大会,出台了《关于促进全省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十大措施,为经开区定下了“四区”发展目标,即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引领区、高水平营商环境的示范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集聚区、开放型经济和体制创新的先行区。
武宏文表示,为了发挥国家级经开区对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作用,大同去年印发了《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在推动扩区的同时,加速园区管理体制、内部体制机制、运行机制、人才激励机制等改革;通过人才交流等方式创新招商模式,更加精准有效地招大引强;在产业布局上探索设立投融资集团,补上金融等要素短板。
许锐表示,瑞金经开区坚持内外兼修、北上南下,与东部经开区建立合作共建关系,推动区内20多家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围绕主导产业进行“建链、补链、强链”,推动经开区发展方式向延链型、新兴产业项目持续拉动型转轨。同时,在空间和体制机制上,瑞金经开区加速区县合一,发展“飞地”园区,积极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经验。
真创新要树立新理念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推动经开区创新提升需要进行理念革新,以新理念推动新发展。
张箭表示,安徽正在加快转变经开区发展的理念,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开放引领,坚持集聚集约,坚持优化环境,着重在提升“四个力”上下功夫:一是提升综合实力,加速经开区产业结构优化等;二是提升内生动力,加速创新,培育本土企业等;三是提升发展活力,加快培育新技术、新产品,积极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国际产业合作园区和共建合作园区建设等;四是提升承载能力,提升经开区环境支撑能力和要素保障能力等,让创新愉快、创业愉快成为经开区最大吸引力。
如何转变理念?武宏文认为,不仅需要更加注重经开区的作用,而且要在经开区发展上转变理念,要具备开放视野、大局意识、前瞻思维,对照高标准,解决当前经开区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真正发挥经开区对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作用。
许锐表示,经开区创新提升需要在体制机制改革上实现突破,比如在“飞地”园区发展上,目前还不能共享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额、进出口额、外商投资额等经济指标,“飞地”园区税收跨省分享机制也需要建立。此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研发和创新资源对接也亟待加强,产业发展基金亟待设立,新能源等产业需要政策支持。(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