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发展如何“刷新”(下)
日期:2017-02-21 作者: 浏览:309次

 集“全国首个自贸试验区所在城市”“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等于一身的上海市,在培育市场主体、调整外贸结构、拓展外贸发展新空间上作出了哪些尝试与努力?形成了哪些创新及可供借鉴的经验?承担“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等任务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在提升外贸发展水平上又有哪些心得与期待?

 以创新为支点提升外贸价值链
  上海市商务委总经济师、上海市财政学会常务理事张国华:
  “十三五”期间,世界经贸格局将继续调整,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今年影响外贸增长的变量更加难以准确预判。我国外贸发展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转变外贸政策支持方式,加强主体培育,强化市场拓展,着力进行结构调整,加快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推动我国从外贸价值量大国向外贸价值链强国转变。
  第一,优化外贸评估统计制度,推动外贸发展从注重数量、规模扩大向注重质量、效益提高转变,推动外贸行业更加注重提升价值链、提高增加值。外贸评估分析既要运用海关的统计数据,又要通过企业统计、抽样调查等途径加强外贸深层次效应的分析,着重进行外贸行业增加值的统计分析。今后外贸竞争力的重点是依靠科技创新支撑价值链提升,提高外贸的增加值。外贸规模可能是负增长,份额可能下降,但外贸行业产生的增加值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要提升,在全球贸易增加值中的份额要提高,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联促进效应要扩大。
  第二,顺应全球供应链电商时代的新变化,发挥上海等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在全球贸易网络中配置资源的枢纽作用。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全球供应链服务更加敏捷、高效、精准。要发挥上海自贸试验区等先行先试作用,加快上海等贸易中心城市在供应链管理相关制度方面的创新,推动贸易更发达、流通更便捷、市场更完善。尤其要促进服务贸易的自由化、便利化,更快速科学地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提升上海等中国经济中心城市的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和国际分工的地位,构建以中国为核心的国际贸易供应网络。比如,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完善转口贸易监管模式,推进服务贸易重点领域开放,促进跨境支付等服务贸易的便利化;加快亚太示范电子口岸建设,吸引更多经济体加入亚太示范电子口岸等。
  第三,整合投资促进和外贸促进资源,加强重大外事、经贸会展等活动与贸易促进的联动。目前,我国各省市大多有专门的招商引资机构,但缺少促进进出口的专门机构和人员。建议借鉴英国等国的做法,叠加投资促进与贸易促进的功能,重新组合机构,做到引进外资与促进进出口并重,推动投资和贸易联动。同时,鼓励各地把经贸外事活动、友好城市往来、国际展会等作为推动中企“走出去”的契机,组织企业积极参加,增加与国际市场对接的机会。
  第四,抓大、扶小、促新,培育壮大出口主体。明确重点发展的外贸企业,聚焦重点行业,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骨干企业的支持,着力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明显、具有国际竞争力、增长迅速的企业。鼓励有条件的中小企业“走出去”,帮助其尽快接轨国际市场,开发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形成外贸新增长点。2015年,上海市有进出口业绩的企业39009家,年进出口规模10亿美元以上的企业51家,分别比2010年增加10309家和8家,要对其中规模达到1亿美元以上和增长速度在10%以上的企业加强分类指导。
  第五,强化政府与行业协会、企业互动,提供针对性强、符合国际惯例的支持。政府应注重与企业、行业协会等交流合作,更多地制定并发布受出口企业欢迎的务实性、技术性出口促进政策。比如,加强对新兴市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调研,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市场准入机会,提供更有价值的新兴市场信息、投资咨询等服务;加强与发达经济体市场对接,派出政府与企业联合的商务团组参加招商、论坛等活动,帮助企业发现并把握商机。针对不同商品类型、不同目标市场的企业,举办技术性、操作性强的专业培训,分析出口目的地的市场潜力、交易习惯、商业趋势等,提高企业出口成功率。
  第六,加强政府服务能力建设,提高政府支持出口效益。目前,政府大多采取提高出口退税率、提高贸易便利化等措施,但在强化信息服务、培训、支持参展、品牌建设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够。政府要加强对外派驻机构的考核,明确要求其收集派驻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信息,帮助企业争取国外工程承包、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各种重大采购招标项目。积极为企业提供出口融资与保险服务等相关咨询与辅导。鼓励进出口银行等为企业的出口提供贷款、担保或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加强出口品牌建设,引导并支持企业申请专利、境外商标注册和开展各类国际认证等。积极培育自主出口品牌,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

 以优化结构为主线拓展外贸新空间
  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副厅长马继宪:
  “十三五”时期,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广西外贸仍然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外贸转型升级处于关键阶段,增长新动能积累缓慢,但基本保持了回稳向好的态势。2017年,广西将积极拓展外贸发展新空间,着重优化外贸发展结构,培育外贸发展新优势,进一步提升广西外贸发展水平。

 广西将多方着力,优化外贸结构:
  推动出口迈向中高端。一是运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以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改造提升传统出口行业。二是培育发展新的出口主导产业。推动广西壮族自治区智能制造工程,大力发展工程机械、汽车、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等先进制造业,推动金融机构为大型装备制造项目提供融资保险支持。三是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家双边高技术领域经贸合作,提高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提升外贸企业跨国经营能力。一是积极培育跨国公司。继续实施外贸主体“3511”工程,鼓励有实力的公司延长产业链,开展跨国并购,获取优质品牌、核心技术和营销渠道,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在监管便利化、金融保险等方面对信用良好的跨国企业提供系统支持。二是鼓励中小外贸企业发展。提高外贸公共服务水平,鼓励创新型、创业型和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发展,提升其参与国际分工、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
  提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合作水平。一是深化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合作。稳定优势产品对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加快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扩大与东盟国家食品和农产品贸易。扩大自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口,促进贸易平衡。二是推动市场多元化。深耕欧美等传统市场,加大新兴市场开拓力度。结合多个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建设,重点开拓东盟国家、俄罗斯、印度、中东欧等新兴市场。
  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一是创新加工贸易产业发展方式。实施第二轮“加工贸易倍增计划”,延伸加工贸易产业链,促进加工贸易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提升产业配套水平,推动建立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合作机制。充分发挥沿边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加工贸易。二是提升加工贸易产业竞争力。优化加工贸易区域布局,重点发展南宁、梧州、北海、钦州4个国家级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加强加贸载体建设,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三是优化加工贸易发展环境。降低加贸企业成本,构建现代综合物流体系,完善人力资源服务方式,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加快边贸转型升级。一是提升边境小额贸易。鼓励发展面向东盟市场的出口型制造业和加工装配业。探索边贸与跨境物流、电商、市场、边境加工、旅游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二是推动边民互市贸易改革发展。争取国家支持广西开展边民互市贸易改革升级,加大东兴、弄尧(浦寨)、水口、龙邦4个互市贸易区的改革试点,逐步建立边民互助合作组织开展边民互市贸易的新方式。支持边境加工产业发展,对边境互市产品加工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三是加强边贸平台建设。建设一批内外贸一体化的边贸专业市场,构建边贸综合服务平台。用足用好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政策,便利边境贸易人民币结算。
        在优化外贸结构的同时,广西将继续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一是加快提升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加大对出口产品研发和出口企业技改的支持力度,提高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鼓励企业以进口、境外并购、招才引智等方式引进先进技术,促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二是加快提升国际标准制定的能力。支持企业、行业组织参与国际标准制定,重点支持能够带动广西标准“走出去”的项目。三是加快培育外贸品牌。实施以品牌促出口战略,再认定15个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广西出口名牌,形成广西出口名牌培育和建设体系。四是加快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广泛开展质量兴贸活动,推动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健全重点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支持企业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五是加快建立出口产品服务体系。支持重点企业建立境外售后维修服务中心及备件生产基地和培训中心。促进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紧密结合、联动发展。六是提升外贸综合服务水平。再认定3家外贸综合服务试点企业,加快建立与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模式,优化外贸综合服务企业退(免)税管理,加强综合服务能力。七是促进市场采购贸易发展。分批次培育凭祥、梧州、南宁等出口商品采购基地,积极建设内外贸结合商品市场。八是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依托中国—东盟信息港,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支持跨境电商园区建设,吸引跨境电商企业和服务企业聚集发展。积极申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做好“网上丝绸之路”经济合作试验区建设相关工作。(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安徽省进出口商会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安徽省进出口商会)”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日内与商会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如未与安徽省进出口商会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联系方式:

电话0551-62622500/0551-62622158 

邮箱shhybⓐaccie.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