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码中国,外企以本土创新注能绿色转型
日期:2025-10-31 作者: 浏览:23次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正逐步向多元化、清洁化转型,如何通过全生态链的协作打通绿色发展瓶颈,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在这一进程中,中国承担着怎样的大国担当?众多正如火如荼融入中国绿色转型的跨国企业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坚持绿色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也是中国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路径。”霍尼韦尔能源与可持续技术集团中国副总裁兼总经理孙建能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中国宣布了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到2035年,中国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力争做得更好。“这表明中国低碳韧性发展更加系统全面,对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行业所有参与者提供了稳定的政策保障。”

一直以来,中国都在用实际行动兑现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2024年中国能源转型投资额达8180亿美元,占全球39%,是在该领域投资最多的国家,占全球增量的2/3,这足以说明国家推进能源转型的决心,并且转型成效已经显现,2024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3.9%左右。

“中国市场的规模、韧性和创新活力等优势为跨国企业在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市场依托,中国在科技创新、数字经济和低碳发展等领域展现出的强大活力,也给广大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机遇,霍尼韦尔对在中国的持续成长充满信心。”孙建能说。

洞察到中国绿色转型巨大市场潜力的跨国企业,正通过战略合作引入先进技术,积极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共同开启绿色转型的新篇章。

在日前举行的碳“循”新动力——第四届霍尼韦尔绿色发展峰会上,霍尼韦尔与上海骤宇新能源有限公司就绿氢催化剂涂层膜(CCM)技术在阴离子交换膜(AEM)电解槽上的适配性相关研究达成战略合作,助力加速AEM技术生产绿氢的规模化应用。同时,霍尼韦尔还与中科一碳能源科技(大连)有限公司在可持续航空燃料领域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位于浙江舟山市的10万吨乙醇制可持续航空燃料项目的落地,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航空市场需求。

孙建能表示,在与中国携手共进的过程中,霍尼韦尔参与并见证了中国企业在可持续发展上的深刻转变:从“被动合规”到“主动引领”,将可持续性提升至核心战略,甚至制定比国家目标更进取的“双碳”时间表。

“我们致力于扮演好自己的关键角色,不仅是可信赖的技术赋能者,也是本土创新的深度参与者。”孙建能表示,霍尼韦尔将“十五五”视为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中极具里程碑意义的战略窗口期。展望未来,霍尼韦尔希望在中国绿色转型中达成三个层面的里程碑:在技术贡献上,推动核心技术在中国实现更大规模的产业化应用,助力相关行业减排;在产业合作上,通过深化“东方服务东方”战略,与本土伙伴构建更具韧性的低碳产业链;在自身承诺上,将持续推进自身运营的碳中和进程,并让来自中国绿色工厂的产品与技术,成为支撑低碳发展的重要力量。

雷州湾内东海岛上,德企巴斯夫迄今最大单笔海外投资项目——湛江一体化基地正在建设中。该项目总投资额约100亿欧元,计划于今年年底前完成一体化核心装置投运,并实现100%可再生能源电力供应。这家扎根于中国140年的外企正以风电项目、绿证采购等创新方式,将绿色转型转化为全球竞争力新优势,在中国市场找到穿越周期的确定性。

巴斯夫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营运与基地管理负责人薄扬表示,携手各领域合作伙伴,巴斯夫在华累计投资额约170亿欧元。“巴斯夫坚信中国市场潜力巨大,将继续深耕。”

“中国工业体系完备、产业基础雄厚,在新型工业化和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正加速从‘工业大国’迈向‘工业强国’。同时,中国不断扩大开放、优化营商环境、加大研发创新,这一系列举措都进一步坚定了施耐德电气在华发展的决心和信心。”施耐德电气执行副总裁、中国及东亚区总裁尹正如是说。

入华38年来,施耐德电气始终坚持“中国中心”战略,持续加大投入,设立了包括中国自动化研发中心在内的五大研发中心及AI创新实验室,不仅为中国产业升级和能源转型提供技术支持,更为全球工业注入“中国智慧”。同时,在华部署了30家工厂和物流中心,包括15家国家级绿色工厂,21家世界级“零碳工厂”,2家世界级“灯塔工厂”,为中国传统制造业提供新质转型样本。

尹正表示,施耐德电气将继续扎根市场、强化创新、深化协作,助力中国工业迈向更智能、更绿色的未来,推动更多“中国智慧”走向世界。(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上一篇:没有了

安徽省进出口商会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安徽省进出口商会)”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日内与商会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如未与安徽省进出口商会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联系方式:

电话0551-62622500/0551-62622158 

邮箱shhybⓐaccie.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