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两则新闻,引发社会各界关注。
一是2025年上半年,安徽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逾45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2%,创历史同期新高。安徽进出口总值稳居中部第一。
二是安徽(合肥)涉外法律服务中心正式启动。该中心整合律师、公证、仲裁、调解、域外查明等法律服务资源,联动商务、外事、海关等部门,为企业提供从项目谈判、合同审查到纠纷解决的“一条龙”服务。
今天的安徽,开放的大门越来越大,沟通世界的桥梁不断搭建延伸,“朋友圈”不断扩大。
货物贸易进出口数据的逐年攀升、不断跃升,乃至居于中部地区第一,彰显了什么?
江淮大地这块沃土,正不断承载和创造更多的“时代味”“世界味”,越来越多的“江淮造”走出国门,彰显出骄人的品牌辨识度和地域美誉度。
从积极实施高能级对外开放平台工程,到构建展会平台矩阵,从举办世界制造业大会、RCEP地方政府暨友城合作(黄山)论坛,到天下徽商圆桌会等重大投资促进活动,从推出“徽动全球”合作伙伴计划,到打造机制化“海客圆桌会”交流品牌,从实施“徽动全球”出海行动,到开展“走进跨国公司总部”活动……
点点滴滴皆是情!安徽制造加速“出海”,外向型经济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与此同时,向“海”而兴的道路上,对法治的需求不仅是当务“急”,更是需要长久“谋”。
换而言之,企业“走出去”的每一步,都如同在深海中航行,机遇与挑战并存,风光与风险同在。
面对跨境贸易纠纷增多、数据合规挑战等新问题,如何最大限度激活法治动能?如何发挥精准护航作用?如何降低企业“走出去”风险?这些问题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皖企“出海”的广度和高度。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涉外法律服务中心应运而生,其间有许多考量——体现出在推进开放安徽进程、提升安徽国际化水平的宽广大道上,精准对接开放型经济建设对法治需求的“深一度”。
“深一度”意味着啥?
“深一度”意味着视野更宽、锚定的目标更加高远。
国家利益拓展到哪里,涉外法律服务就应该跟进到哪里。当前,在更高水平开放的大背景下,相对于企业和公民来说,涉外服务范围之广、需求之多,不仅是一项时代课题,亦是现实所需。
为皖企“出海”护航“深一度”,不仅要解放思想、打开脑洞,亦要主动领题、专注破题、全力解题,从搭建“有形平台”,迭代至抓好“有效服务”,积极探索线上线下融合、境内境外联动的高效服务模式,构建覆盖跨境投资全周期的法治护航体系。
“深一度”意味着服务更精准、打法更鲜明。
譬如,要通过串珠成链、握指成拳,建立健全跨部门信息共享、风险预警和协同响应机制,推动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方联动”工作局面,共同构筑涉外法治建设的强大合力。
就法律服务而言,不仅要汇聚整合国内外优质法律服务资源、智库资源、信息资源,更重要的是构建“一站式”“一盘棋”“一张网”,搭建专业、高效、诚信的涉外法律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好涉外律师领军人才、涉外律师菁英人才、涉外业务公证员和涉外业务能力仲裁员的作用,为更多企业和公民“走出去”“引进来”提供全方位的温馨“呵护”。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实践证明,只有一体推进涉外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服务,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对外开放新高地,才能更加饱满谱写现代化美好安徽篇章,勾勒更加开放动人的精彩画卷。
向“海”而兴,向“新”而行——安徽开放的步伐从未停歇,开放之姿越来越鲜明饱满。
我们相信,只要以创新开路、靠创新破局,法治护航“深一度”也必将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更加坚实有底气的保障。(来源: 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