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石破茂7月21日在记者会上表示,日本当下面临日美关税谈判、物价上涨等问题,为使政治保持稳定,自己将继续担任首相。他表示,其今后的执政道路充满“荆棘”。这一点,从日本经济内忧外患的局势中可见一斑。
日本内阁府5月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下降0.2%,按年率计算降幅为0.7%。这一数据打破了此前连续三个季度的温和复苏态势,而增长乏力的阴影在第二季度进一步蔓延,让日本经济的前行之路愈发艰难。
7月7日,日本内阁府发布的5月景气动向指数报告释放出强烈警示信号:对经济景气基调的官方评估自2020年7月以来首次判定为“恶化”,这一标志性变化意味着日本经济衰退风险正持续攀升。从核心指标看,衡量当前经济状况的一致指数在5月录得115.9,比4月微降0.1点,终结了连续两个月的回升态势。在构成一致指数的10项基础指标中,有5项负面波动,出口疲软与批发销售额下滑成为拖累经济景气的主要因素。
日本出口端的压力早在第一季度便已显现。日本财务省4月发布的第一季度贸易统计数据显示,第一季度出口额环比下降0.6%,为四个季度以来首次负增长。进入第二季度,这一颓势并未逆转。日本财务省7月17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受汽车和钢铁出口大幅下滑拖累,6月日本出口额同比下降0.5%,这是继5月同比下降1.7%后,出口连续第二个月同比下滑。回溯至5月,受美国汽车、钢铝关税政策冲击,日本月度出口额时隔8个月后首次出现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6月日本对美出口额同比大幅下降11.4%,其中汽车出口受冲击最为严重,同比降幅高达26.7%。这一暴跌与美国或将实施的关税政策密切相关——美国总统特朗普本月初宣布将从8月1日起对日本商品征收25%的关税,市场提前反应,引发出口订单骤减。
产业层面的疲软态势同样从第一季度延续至第二季度,制造业持续在收缩区间徘徊。4月日本Markit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48.7,虽比3月的48.4略有回升,但仍处于50荣枯线下方;5月制造业PMI初值为49,终值进一步升至49.4,同样处于荣枯线下方,显示制造业增长动力依旧匮乏。
在整体疲软的经济图景中,日本入境旅游市场的强劲复苏成为亮点。日本国家旅游局7月16日数据显示,6月外国游客入境日本达338万人,同比增长7.6%;今年1至6月累计外国游客数量创下2150万人的纪录。而外国游客在餐饮、零售、文化体验等领域的消费支出在6月也录得增长,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日本本土消费疲软的压力。
展望未来,日本经济面临的挑战更趋复杂。7月21日揭晓的日本国会第27届参议院选举结果显示,执政联盟未能获得参议院过半数议席。这一政治格局变化或不利于日本经济政策落地——有分析人士指出,后续刺激经济的财政计划、产业扶持政策在国会审议中可能遭遇更大阻力。
当前日本经济正处于“内忧外患”的交织点:内部面临劳动力短缺、制造业订单减少、消费乏力等结构性难题,外部承受全球需求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直接冲击。在景气动向指数判定“恶化”、出口连续下滑等多重压力下,日本经济能否走出衰退风险,仍然充满不确定性。(来源:国际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