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日前抛出所谓“对等关税”计划,拟对所有贸易伙伴加征关税。一旦关税措施如期实施,美国对全球的平均关税将飙升至近30%,这将是近百年来美国对全球加征的最高水平关税。这一举措远超预期,招致国际社会强烈反对并引发全球市场剧烈波动。各方普遍认为,美国此举不仅将反噬自身经济,更将严重破坏多边贸易体制,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剧国际贸易紧张和全球经济分裂。
国际社会一片哗然
美国关税政策遭到广泛批评
国际组织
针对美国宣布所谓“对等关税”政策,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发言人迪雅里克当地时间4月4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古特雷斯认为“在贸易战中没有赢家”,“我们现在担心的是那些最脆弱、最缺乏能力应对当前挑战的国家”。迪雅里克表示,贸易战将对联合国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带来负面影响。
当地时间4月3日,世贸组织总干事伊维拉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美国加征关税将对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前景造成巨大影响。根据世贸组织初步估计,美国自今年初以来推出的关税措施可能导致2025年全球商品贸易量总体萎缩约1%,比之前的预测下调近4个百分点。伊维拉对这一贸易萎缩幅度及采取反制措施可能引发的关税战深表担忧,并强调绝大部分的全球贸易仍然遵循世贸组织的最惠国待遇条款。她呼吁世贸组织成员团结一致,防止贸易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
当地时间4月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在声明中表示,IMF仍在评估所宣布关税措施的宏观经济影响,但显然,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美国关税政策对全球前景构成重大风险。当前,避免采取进一步损害世界经济的举措尤为重要。IMF呼吁美国及其贸易伙伴建设性地合作,化解贸易紧张局势,减少不确定性。
欧盟
当地时间4月3日清晨,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电视演说中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新关税政策是“对世界经济的重大打击”,如果欧美双方谈判失败,欧盟正在准备进一步的“对抗措施”。冯德莱恩说,美国的举措将推高通胀,所有行业从第一天起都会受到影响。未来与美国做生意成本将上升,当前进入了没有秩序的混乱局面,其后果将给全球数百万人带来可怕影响。冯德莱恩称,欧洲许多人对“老盟友”美国感到失望,但欧洲会团结起来,共同面对当前的挑战。
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贝恩德·朗格当地时间4月3日在欧洲议会全会期间召开发布会表示,如果关税冲突升级,可能考虑针对美国科技巨头采取反制措施。朗格指责美国的关税措施“不合理、不合法、不成比例”,认为关税措施将不可避免推高美国的消费价格水平。他表示,欧盟已讨论了反胁迫工具,“这是我们可以采取的最强有力措施之一”。这一“最强大武器”已“摆在桌面上”。
法国
法国总统马克龙当地时间4月3日在会见受到美国关税影响的各行业代表时指出,美国政府对数万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举措是粗暴且毫无根据的,将严重影响美国和欧洲的经济。无论是美国企业还是美国公民,都将在关税政策的影响之下变得更弱、更穷。他表示,不能通过加征关税来纠正贸易逆差,附加税将对欧洲经济产生巨大影响,欧洲将分两个阶段对美国的关税政策进行反制。第一轮反制将在4月中旬进行,将针对美国已经对欧洲决定增加的关税,特别是钢铁和铝。第二轮更为大规模的反制措施,即针对美国4月2日宣布的关税,将在4月底进行。届时将对各个行业进行详细研究并将与所有欧盟成员国以及各个经济行业领域共同协商。他同时表示,美国在对欧洲征税的同时享受欧洲企业数十亿欧元的投资,这是不合理的,呼吁法国企业暂停对美投资。
法国负责对外贸易的部长级代表洛朗·圣-马丁同日表示,我们要团结一致,对美国关税作出适当的回应,美国新关税政策从根本上质疑了80年来基于共同规则和自由交换的国际贸易。特朗普政府对全球贸易采取的方向将导致经济衰退,加剧通货膨胀,并对美国经济造成严重损害。
同日,法国工业和能源部长马克·费拉奇呼吁对美国新关税政策作出适当但坚定的回应。他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引入的关税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没有先例,可能会破坏全球经济的稳定,并导致就业岗位减少。费拉奇还表示欧盟将于近期讨论应对措施。
德国
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罗伯特·哈贝克当地时间4月3日表示,对美国消费者而言,这一天(4月2日)是“通货膨胀日”,而不是“解放日”。他认为,美国的“关税狂热”不仅会推高通胀、伤害本国消费者,还可能将一些国家拖入经济衰退,给许多人带来严重后果。他表示,欧盟团结一致应对美国所谓“对等关税”至关重要。
当天,德国看守政府总理朔尔茨批评美国总统特朗普所谓“对等关税”措施是“从根本上错误的”,并且是对全球贸易秩序的攻击,全球经济都将因这些考虑不周的决定而受到损害,包括美国自身在内的全球企业和消费者都将受到波及。欧洲将对美国的决定作出果断、强烈和适当的回应。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同日发表声明指出,美方举动标志着美国彻底背离了全球贸易体系,破坏了全球价值创造、经济增长和世界多个地区繁荣的基础。这不会让“美国优先”,而会导致“美国孤立”。声明说,美国的保护主义政策只会制造输家,尤其是对美国消费者来说,他们将直接受到关税上调带来的影响,包括通货膨胀加剧和产品选择减少。此外,新的关税措施还会影响美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削弱其国际竞争力。
意大利
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当地时间4月2日称,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从欧盟进口的商品征收20%关税的行为是“错误之举”。美国加征关税将给意大利生产商带来严重后果。意大利必须努力以一切可能的方式避免一场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的贸易战。梅洛尼还称,关税也会给美国带来损失,不排除采取适当反制措施应对美国关税政策。
西班牙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当地时间4月3日在首相府发表的讲话中对美国关税政策表示遗憾,并称美关税新政“对欧洲、世界和西班牙来说都是糟糕的消息”。他表示,特朗普决定重拾19世纪的保护主义,这不是应对21世纪挑战的明智之举。所谓欧盟对美国征收39%的关税是不正确的,欧盟对美国产品的关税仅有3%左右。欧盟与美国在商品和服务方面的贸易是基本平衡的。欧盟将团结一致,作出恰当的回应。他还宣布了一项“贸易应对和重启计划”,将拨款141亿欧元帮助受美国关税冲击的企业和就业岗位,以减小贸易战带来的负面影响。
西班牙经济、贸易和企业大臣卡洛斯·奎尔波当天表示,美关税措施“不公平且不合理”。他警告说,这些措施将对全球经济、企业和消费者造成损害,而美国消费者将首当其冲。
西班牙主要反对党人民党领袖阿尔韦托·努涅斯·费霍表示,美关税政策让世界“在经济关系上倒退了一个世纪,在国际关系上倒退了几十年”。
瑞士
瑞士政府当地时间4月3日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对瑞士征收的贸易关税令人难以理解。瑞士联邦主席卡琳·凯勒-祖特尔表示,瑞士联邦委员会已经注意到美国关于关税的决定,瑞士对此感到遗憾。美国的这些决定进一步背离了自由贸易和基于规则的贸易秩序。
爱尔兰
当地时间4月2日晚,爱尔兰总理米歇尔·马丁对美国决定对欧盟进口产品征收20%的关税深感遗憾。他表示,爱尔兰信奉开放和自由贸易,征收关税“不利于世界经济”。欧盟和美国之间每天的商品和服务贸易额超过42亿欧元,美国加征关税“毫无道理”。马丁称,破坏这种深度融合的关系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关税会导致通货膨胀,伤害大西洋两岸的人民,并使就业面临风险。他认为,爱尔兰将与欧盟伙伴一起思考如何应对,欧盟的回应应该深思熟虑,任何行动都应该适度,旨在维护企业、工人和公民的利益。
当晚,爱尔兰副总理哈里斯也就美国宣布加征关税作出回应,其表示“关税问题上没有赢家”,对欧盟商品征收20%的关税可能会“对爱尔兰投资和更广泛的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并补充说这种影响“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
克罗地亚
克罗地亚总理普连科维奇当地时间4月3日在政府会议上表示,美宣布加征关税可能影响跨大西洋经济竞争力,并强调克罗地亚将在欧盟层面商讨反制措施时维护自身利益。普连科维奇还指出,全球贸易争端应通过对话、协议及在世贸组织框架内解决,并强调欧盟拥有全球最广泛的自由贸易协定网络。此外,他透露,克方已就美方关税对欧洲经济的影响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展开磋商。
英国
当地时间4月4日,英国首相斯塔默与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和意大利总理梅洛尼讨论了对美国加征关税的态度,称他们一致认为“全面的贸易战将造成极大的破坏”。英国首相办公室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他们都同意,全面的贸易战将造成极大的破坏,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并同意在未来几天保持密切联系。”这位发言人补充称,斯塔默“已经明确表示,英国的回应将以国家利益为导向”。
加拿大
加拿大总理卡尼当地时间4月3日在渥太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全球经济“今天与昨天有着根本性的不同”,美国4月2日宣布的关税措施将破坏全球经济。“我们与美国稳步深化一体化的旧关系已经结束。美国过去80年全球经济领导地位的时代已经结束”。他同时宣布,对美国汽车关税采取反制措施,对等征收25%关税。他还表示,加拿大已经向世贸组织提出申诉,认为美国的关税措施违反国际贸易法。
墨西哥
墨西哥总统克劳迪娅·辛鲍姆当地时间4月3日针对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宣布包含18项要点的国家产业振兴计划,旨在强化本土工业、能源与粮食主权,并推动进口替代。辛鲍姆在墨西哥国立人类学博物馆的发布会上公布了升级版“墨西哥计划”。该战略最初于今年1月与私营部门共同启动,旨在应对特朗普的保护主义政策。针对特朗普推出的新一轮关税,辛鲍姆已排除“以牙还牙式”的报复措施,其计划的首要目标是“提升粮食自给率”。其次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汽油、柴油及航空燃油产量提升30%,减少天然气进口,并新增发电能力。政府还承诺将65%的公共采购投向国货。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当地时间4月3日表示,美国征收关税没有逻辑依据,也违背了澳美两国伙伴关系基础。这不是朋友的行为,澳大利亚人民完全有权认为特朗普政府的这一行动破坏了两国自由公平的贸易关系。阿尔巴尼斯提出五项新的措施来应对关税影响,包括加强澳大利亚钢铁、铝、制造业等关键领域的反倾销机制,向受影响的领域提供5000万澳元的支持,由国家重建基金提供10亿澳元的零息贷款,将澳大利亚公司推到政府采购队列的前列,建立关键矿产战略储备等。
巴西
当地时间4月3日,巴西总统卢拉表示,巴西愿与其他国家进行互利互惠的合作,但绝不能容忍自己的主权遭到践踏。他在巴西利亚举行的两年政府执政回顾活动中表示,巴西捍卫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巴西将对任何强加保护主义的企图进行回应。保护主义在当今世界没有立足之地。“鉴于美国决定对巴西产品征收额外关税,我们将参考国会昨天通过的《经济对等法案》和世贸组织的指导方针,采取一切适当措施保护巴西企业和工人免受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影响。”
哥伦比亚
当地时间4月2日下午,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表示,美国认为提高关税可以增加其自身生产、财富和就业的观点可能是一大错误。
当天,哥伦比亚外交部长劳拉·萨拉比亚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哥政府将审查每一个技术细节,不排除在自贸协定框架内与世贸组织进行调整。该国外交部正在与商务部、农业部和其他部门一起分析保护国家工业和出口商的措施。
智利
智利总统博里奇当地时间4月2日表示,美国政府这一单边主义行为将包括世贸组织框架在内的所有原则都抛在一边,是在拥抱“强权即公理”的理念。他同时呼吁智利全国团结一致,以应对美国的关税政策。
日本
日本首相石破茂4月3日在官邸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他就美国征收“对等关税”一事“感到极其遗憾”,并对这些关税是否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和日美贸易协定深表关切。石破茂4月4日在国会会议上再回应称, 特朗普政府征收的“对等关税”是迫在眉睫的“国家危机”,需要“前所未有的”回应,日本政府正与各方尽最大努力减小影响。石破茂还呼吁在与特朗普政府的谈判中“保持冷静”。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4月3日说:“我们再次向美国政府表示,这一行动极为令人遗憾,并强烈要求其重新审查其措施。”林芳正表示,日本正在审查美国的关税措施是否违反世贸组织规则和日美在2019年签署的贸易协定。
日本政府和执政党4月3日针对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的对日本加征24%关税的措施,确定将与国内企业一起制定新的经济对策,以减小对民众生活的影响。政府还将考虑编制2025年度补充预算案。
韩国
韩国代行总统职权的国务总理韩德洙4月3日紧急召开经济安全战略工作组会议,就美国宣布对韩国征收25%“对等关税”讨论对策。韩德洙在会上说:“全球关税战已成现实,当前形势非常严峻,政府必须全力以赴,克服这场贸易危机。”韩德洙指示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安德根携手韩国企业分析美方关税措施的具体内容,与美方开展沟通协商,为汽车等受影响较大的行业和企业制定扶持政策。
韩国经济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崔相穆表示,若美国政府“对等关税”措施导致韩国国内金融及外汇市场波动加剧,政府将及时采取一切可行措施应对。有关部门将启动24小时监测管控机制,并对外汇、国债和资金市场等领域进行检查,直到市场恢复平稳运行。
新加坡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在4月4日发布的一段视频谈话中表示,美国所做的不是改革,而是彻底背弃自己建立的多边贸易体系。美国的最新举措标志着全球秩序发生重大变化,基于规则的全球化和自由贸易时代已经结束,如今进入一个更专断、更显保护主义,以及更危险的阶段。黄循财警告,美国征收“对等关税”的做法虽然目前对新加坡的直接影响有限,但它的后果广泛且深远,新加坡面临被挤出局、边缘化和抛在后面的风险。“全球贸易战全面爆发的可能性在上升,更高的关税,以及其他国家可能采取何种行动的不确定性,将严重拖累全球经济。国际贸易与投资将受损,全球增长将放缓。”
越南
越南总理范明政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关税决定数小时后召开内阁紧急会议,贸易部领导将提交一份涉及关税对越南出口和经济增长前景影响的报告,政府将派代表团前往美国争取就关税问题展开谈判。
泰国
泰国总理佩通坦4月3日表示将与美国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并称泰国已经准备好一项“强有力的计划”来应对美国新贸易关税,同时泰国政府将采取措施减小美国对泰征收36%关税所带来的影响,并建议出口商寻找其他市场,降低依赖单一主要市场的风险。
南非
南非总统西里尔·拉马福萨当地时间4月3日回应称,“单方面施加的惩罚性关税”是“贸易和共同繁荣的障碍”。南非政府4月4日表示,美国新的关税政策实际上抵消了《非洲增长与机会法案》带来的贸易优惠,南非政府或将寻求与美国达成额外的豁免和配额协议,并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美国所谓“对等关税”对南非的汽车等行业影响最为严重。对此,南非政府透露,将对受关税影响的行业进行战略投资。
莱索托
当地时间4月4日,莱索托贸易和工商业发展大臣莫凯蒂·谢利莱在该国议会发表讲话时表示,此番提高关税可能会使莱索托近一半的出口额消失,从而给其经济造成致命打击,莱索托当日紧急组织了一个高级代表团前往华盛顿与美国政府商讨关税问题。谢利莱称,美国采取的最新关税政策令人震惊,因为美国一直是莱索托非常重要的市场,莱索托约有45%的出口贸易流向美国。谢利莱还透露,莱托索政府已与美国驻莱索托使馆展开交涉。
(本报记者 李子晨 整理)
资本市场被动巨震
市场恐慌情绪快速蔓延
美国股市
截至4月4日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比前一交易日下跌2231.07点,收于38314.86点,跌幅为5.50%;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下跌322.44点,收于5074.08点,跌幅为5.97%;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962.82点,收于15587.79点,跌幅为5.82%。美股连续两日大幅“跳水”。
3月31日—4月6日的一周,美股总市值蒸发约6.29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5.8万亿元)。具体来看,道琼斯指数累计下跌7.86%,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9.08%,纳斯达克指数下跌10.02%。其中纳斯达克指数比去年12月的纪录高点下跌超过20%,正式进入技术性熊市。
美股科技股领域,英伟达跌逾14%,苹果跌逾13%,Meta跌逾12%,亚马逊跌逾11%,微软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均跌逾5%,特斯拉跌逾9%。“七大巨头”周内市值蒸发约1553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31万亿元)。
欧洲股市
当地时间4月3日,欧洲股市遭遇“黑色星期四”,主要股指遭遇全线重挫,德国DAX指数比前一交易日下跌4.91%;法国CAC40指数下跌4.26%;英国富时100指数跌幅达4.96%,创下自2020年疫情暴发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欧洲斯托克600指数收跌4.7%,市值蒸发逾1.2万亿欧元。
从个股表现来看,供应链中断和成本上升的担忧笼罩欧洲制造业。德国汽车巨头大众和戴姆勒的股价比前一交易日分别下跌6.1%和5.3%,化工巨头巴斯夫重挫7.2%,法国奢侈品巨头路威酩轩股价下跌5.6%,爱马仕下跌4.8%。另一方面,市场对经济衰退的预期迅速升温,英国金融股集体崩盘,巴克莱银行下跌8.5%,汇丰控股下跌7.3%。
3月31日—4月6日的一周,欧洲主要股指全线大跌,英国富时100指数下跌6.97%,法国CAC40指数下跌8.10%,德国DAX指数下跌8.10%,欧洲STOXX50指数下跌8.50%。
亚太股市
亚太主要股指全线下跌。日本股市遭重挫,美方4月2日宣布“对等关税”措施后,日经225指数盘中一度跌超4%,当日收盘下跌2.75%,单日大跌近1000点;韩国综合指数盘中一度下跌近2%,当日收盘时下跌0.86%;此外,澳大利亚标普200指数开盘后持续下跌,收盘跌幅为2.44%;新西兰标普50指数也呈现震荡下跌走势,收盘跌幅为0.92%。
(本报记者 李 可 整理)
大宗商品行情动荡
折射市场对宏观经济的悲观预期
贵金属
黄金:4月2日,受市场恐慌情绪影响,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瞬时开涨,投资者大量涌入黄金市场避险。但随后市场出现回调,4月3日,纽约商品交易所6月黄金期价下跌57.9美元,收于每盎司3132.40美元,跌幅为1.07%。4月4日,纽商所6月黄金期价收于每盎司3035.40美元,下跌2.76%。随着全球贸易争端加剧,投资者大量抛售黄金,以弥补市场大跌带来的损失。
白银:白银期货价格在4月3日暴跌近8%,反映出市场对宏观经济和贸易形势的悲观预期。
原油
4月3日,国际油价大幅下跌。截至当天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5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4.76美元,收于每桶66.95美元,跌幅为6.64%;6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4.81美元,收于每桶70.14美元,跌幅为6.42%。
4月4日,国际油价继续遭受重挫,纽约油价跌至2021年以来最低水平。截至当天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5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大跌7.41%;6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大跌6.50%。
有色金属
铜:受美国可能提前对铜加征关税影响,COMEX铜快速回吐涨幅,抑制海外套利操作对铜的需求,进而造成铜价回落。4月5日,伦铜期货价格跌幅达6%,创2022年7月以来最大跌幅。
铝、镍、铅、锡、锌:4月3日,伦敦金属交易所铝、镍、铅、锡、锌等价格跌幅在1%~3%之间,有色金属遭到严重抛售。
农产品
4月3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玉米、小麦和大豆期价全线下跌。当天,大豆5月合约收于每蒲式耳10.12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18美分,跌幅为1.75%;小麦5月合约收于每蒲式耳5.36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3.25美分,跌幅为0.6%;玉米市场交投最活跃的5月合约收于每蒲式耳4.58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0.25美分,跌幅为0.05%。由于关税政策影响农产品国际贸易流动,美国农产品出口或面临阻碍,市场需求减少,使得农产品价格下行。(本报记者 邵志媛 整理)( 来源:国际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