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北半球冬意渐浓,同时受全球能源危机持续发酵的影响,欧洲地区天然气和电费价格居高不下,取暖成本大幅攀升。这也让当地消费者对更加经济实惠的取暖方式需求暴涨。在此背景下,中国制造的各类取暖设备、保暖服饰等“暖产品”凭借快速响应、持续创新,备受海外消费者的欢迎,成为近期出口热点。
走进广东小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和成品仓库,记者看到一派繁忙景象,一台台电暖器等小家电经工人们装配后,被迅速装进货柜等待发运。“公司生产的电暖器以高端市场为主,亮点是智能恒温,且使用时不会导致室内干燥。”公司市场部经理曾晓燕向国际商报记者介绍,预计公司今年的出口额将比去年增加1000万元。
“入冬后,欧洲等市场对取暖设备的需求随之增加,公司主营的取暖器等品类的出口额也呈大幅增长态势。前11个月公司已出口取暖器13.6万台,同比增长了64%。”艾美特电器(九江)有限公司协理黄景田说。
除了电热水器、电热毯、电暖器等取暖设备出口订单不断,保暖服饰在海外市场也广受追捧。
自动模板机裁片、绗线、充绒、缝合,随后产线上的工人为一件件羽绒服装上拉链……在东莞诱货时装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各道工序正紧张有序地进行着。“公司主要以四季时装出口为主,今年为拓展消费市场,6月份便开始投入冬装设计,目前共开发出100多个新款棉绒类服饰。”公司董事长金相国向国际商报记者介绍,从目前阿里巴巴国际站接单情况来看,已收获不错的效果,出口订单已排到明年3月。
阿里国际站数据显示,进入第四季度以来,保暖相关产品在海外的需求大增,其中羽绒服、户外夹克、冰球服、外套、冷帽、仿皮草大衣等的搜索量比第三季度增长超100%,而毛衣、卫衣及帽衫需求依旧不减。
中国制造“暖产品”再次圈粉海外,在中研普华研究员洪前进看来,主要是因为中国制造业拥有完备的产业体系和强大的产业链配套能力,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实现从原材料到零部件就地取材,降低生产成本和物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的稳定供应。值得注意的是,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中国“暖产品”价格较为实惠,具有良好的性价比。此外,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的出现为中国“暖产品”的出口提供了更广阔的销售渠道和更便捷的物流配送服务。
取暖设备和保暖服饰畅销海外彰显了“中国制造”蕴含的强劲活力。不过,让眼下的出口热度转化为长期的增长动力,还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政策支持已在持续跟进。近期,商务部发布的《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出,促进跨境电商发展,持续推进海外智慧物流平台建设,为外贸企业稳出口提供大力支撑。
除此之外,洪前进建议企业继续在技术升级、产品创新方面多下功夫。比如,针对保暖设备,企业需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积极探索更高效节能的发热技术、智能化控温系统等新领域,紧密贴合海外市场多元需求与趋势,持续推陈出新并优化产品的性能与功能,从传统取暖设备向个性化、多功能、环保型智能取暖解决方案拓展。
“同时,要拓宽销售途径,在巩固电商平台销售的同时,积极与海外本土优质经销商、零售商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布局线下实体销售网络;完善售后服务体系,在海外重点市场设立专业售后中心,及时高效解决消费者提出的问题,提升消费体验,并且依据市场规模与潜力适时开展本地化生产,以降低成本,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洪前进说道。(来源:国际商报)